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绝句一二句与三四句间关系的角度鉴赏诗歌,答题思路是怎样的?
题目详情
绝句一二句与三四句间关系的角度鉴赏诗歌,答题思路是怎样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做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根据格律诗要求,同联平仄相对,异联平仄相粘(即相同)的原则,一二句与三四句的分别平仄相对,二三句平仄相粘即相同.因此,在押韵的三句中,与第三句平仄相同的一句必是第二句.剩下的一四句平仄相同.
⑷关于对仗问题.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做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根据格律诗要求,同联平仄相对,异联平仄相粘(即相同)的原则,一二句与三四句的分别平仄相对,二三句平仄相粘即相同.因此,在押韵的三句中,与第三句平仄相同的一句必是第二句.剩下的一四句平仄相同.
⑷关于对仗问题.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看了绝句一二句与三四句间关系的角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填空.(不是很难)1.下面诗中,有一首跟诗人推敲文字有关,它是()A竹石.B游子吟.C.墨梅.D泊 2020-05-17 …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景象的句子是?2.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坐总写的句子是?3.观沧海一诗 2020-06-18 …
《狱中题壁》一诗中的“须臾”什么意思?知道答案的快回答 2020-06-19 …
根据课文《理想》、《第一次真好》的内容回答问题。1.“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 2020-06-28 …
阅读杜牧的《旅宿》一诗答题。(6分)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①。寒灯思旧事,断雁②警愁眠。远梦归侵晓 2020-06-28 …
路宾借问遥招手,这是诗人谁在什么一诗中的诗句。路宾借问遥招手,这是诗人谁在什么一诗中的诗句。 2020-07-07 …
谁有关于康乃馨的现代诗或古诗答的好者,多给分```是诗不是句子啊~~ 2020-11-02 …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的内容包括()A.决定�“ 2020-11-29 …
诗句填空(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一诗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直挂云帆济沧 2020-12-27 …
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觉得难以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一诗中的诗句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