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西塞罗说:“荣誉使艺术盛兴,一切有志于钻研的人,无不受着荣誉感的激励。”但丁说:“通向荣誉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阿雷蒂诺说:“一

题目详情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西塞罗说:“荣誉使艺术盛兴,一切有志于钻研的人,无不受着荣誉感的激励。”

但丁说:“通向荣誉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

阿雷蒂诺说:“一个放弃了荣誉的人就等于放弃了生命。”

蒙田说:“(父亲教育孩子时要)训练一颗温柔的心灵向往荣誉和自由。”

对于“荣誉”,你有哪些感悟昵?请以“荣誉”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居里精神

许多人如珍视生命般珍视荣誉,且异常珍视那些像征荣誉的种种物件。这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更是司空见惯:为着某某功劳受皇帝垂青而御赐的玩意儿,可以世代珍传,子孙引以为豪,像是自己得的。而居里夫人,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却把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奖章给孩子们玩耍。在多数人看来,这简直不可理解,而居里夫人却如是说:“荣誉只是一个人努力成果的记录,奖章就像玩具一样,玩玩就是了,把它像神具一样奉守着,反而一事无成。”

不错,一个人能赢得荣誉,必有他的过人之处,是可以为之自豪的,而如何正确地对待荣誉及它对后代的影响,则是非有远见卓识的人不能办到的。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人。她能清醒认识到:荣誉是社会给予自己的一种承认,却也是成功者的包袱。因为,短视的人往往为此而沾沾自喜,以为达到了鼎盛,把奖章、证书之类当作自己才能的象征、保证,而就此不前,最终再没有大的成就。

更可贵的是,居里夫人并不刻意给女儿留下什么荣誉、奖章、财产,而是教导她们不要靠父母的荫庇,要自谋生活之路。这在中国似乎又是行不通的。

不论古今,中国人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为子孙留下点儿什么。不管富的还是穷的,总是在尽心为后代谋划。留下钱财自然最好;留下荣誉呢,也是后世受用不尽的甘泉。后人也常以此作为精神力量,自己怎样破落不要紧,只要一想起曾光彩过的祖先,也就呼吸畅快,觉得高人一等了。殊不知荣誉是祖先的,跟你有什么关系呢!可是,能为自己赢得荣誉、地位、财富的聪明的中国人,却宁愿害了子孙——让他们永远不忘自己当年的光彩,替自己炫耀而使他们在这当中一步步破落下去——也不愿让他们吃些苦,学些真本领,去赢得他们的荣誉。不是么,历史为证,帝王之家,名门望族,哪个不都是经历了崛起、繁盛、衰败的过程?这同中国人对待荣誉、教育子女的方式难道没有关系吗?人们总是骂那些不肖子孙,其实责任并不全在他们。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肖”得过头了,而忘了自己。在祖先荣誉的笼罩下,他们的精神、身体似乎是在替祖先延续,承袭着永久的优越感,享受着祖辈的恩泽,而一天天颓废下去,这是许多中国人的悲哀。那些祖宗的在天之灵会不会后悔当初呢?

居里夫人的女儿没有接受母亲的荣誉、奖章、财产,却成了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我们不妨把居里夫人的所作所为称之为“居里精神”。它应是每一位成功者——甚至一般人——借鉴的精神。在中国,它尤其应该发扬光大。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所给材料是西塞罗等四个名人的名言,他们的名言都是围绕荣誉而谈,因此在写作时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观点来写,也可以写出自己对荣誉的见解。写作时文体特征要鲜明,记叙文要交代清楚记叙六要素,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据要充实,论点要明确。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单一名言审题立意: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名人的一句名言,或者一段话,我们同样需要从中找出关键词,理清关系,准确立意。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明确话题;第二步,抓关键词;第三步,理清关系(比喻性要弄清喻意);第四步,准确立意。二、多则名言审题立意 这类材料有两则以上名言出现,两则名言的意思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相反的。对于相同意思的名言,我们要用求同法;对于相反意思的名言,我们要用求异法。本则作文,属于多则名言类,这几则名言都是围绕“荣誉”而谈,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也可以综合几个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