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 之一 ,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 . 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加粗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文中能替换第①段划线句中“妥善地”一词的语句是__________
4.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下面这句话改成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 2020-05-16 …
破折号和分号“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 2020-06-07 …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1)例:这是书.这是(一本)(有趣的)(图画)书a.这是衣服.这是()()( 2020-07-14 …
Iamshootingforasgoodasperfect我会争取接近完美这句话这样翻译对吗anni 2020-10-30 …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无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 2020-11-03 …
仔细阅读下面这幅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的漫画,按要求作答。(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主要信息。(不 2020-11-07 …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 2020-11-28 …
“激扬一班,迎风亮帆”.帮我写一句话来描述下这句话,这句话体现了一班怎样的精神,这是我们班的口号,帮 2020-12-06 …
“激扬一班,迎风亮帆”.帮我写一句话来描述下这句话,这句话体现了一班怎样的精神,这是我们班的口号,帮 2020-12-06 …
翻译一个句子!严重警告:禁止用网业上的翻译工具!那翻译出的是中式英语!大量语法错误严重警告:禁止用网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