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材料二:“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 材料二:“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1)从第一则史料中“以衡石量书”可以看出当时书写奏章的材料有什么特点?你知道此时奏章的主要书写材料是什么吗? (2)阅读材料二,结合材料一和你掌握的有关知识,简单说一说“不便于人”的“不便”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你认为最有利于文化传播的书写用具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的? (4)第二则材料中的“伦”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个人?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
(1)第一则史料中“以衡石量书”可以看出当时书写奏章的材料特别笨重。主要书写材料有竹简、木简和帛。 (2)“不便于人”的“不便”表现在帛绢造价昂贵,不是平常人所能接受;竹简虽然价格不贵,但是比较笨重,携带不方便。 (3)最有利于文化传播的书写用具应该是“纸”。西汉时有麻纸、絮纸,东汉时有“蔡伦纸。” (4)“伦”指的是蔡伦。他最大的贡献是改进了造纸术。 |
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分之4,第二天修了全长的6分之1,余下的第三天修完.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 2020-03-30 …
阅读《自然之道》(10分)自然之道一天傍晚,在加拉巴哥半岛最高端的海岛上,我和七位旅行者由一位当地 2020-05-16 …
为啥从东往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加一天,反之减一天,原理是啥? 2020-05-22 …
张阿姨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一分钟之内.一天上午,小云的妈妈遇到了邻居张阿姨.张阿姨说:“你家小云可真 2020-07-04 …
问这本书一共几页看一本书,一天看了全书的6分之一,一天看了剩下的5分之2,一天看了剩下的4分之3, 2020-07-18 …
古时候,有一个叫子禽的人问墨子:“说得多有好处吗?”墨子回答:“蛙虫之类,一天到晚叫个不停,嘴巴都 2020-07-28 …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自西向东说的是方向还是东时区西时区?为什么? 2020-11-06 …
100粒大米大约重3克.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约多少吨大米?全 2020-11-14 …
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总用水量和用电量各是多少啊?(要注明单位哦,用水量最好和水表的单位一致!)见上面的 2020-11-29 …
有评论指出,文艺创作领域日益陷入迷茫,传道授业找不到正确方向,“三俗”之风一天比一天嚣张,媒体纷纷呈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