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残梅张守民①我注意那丛榆叶梅至少也有十几年光景啦,而且是从一次买粥开始。②某年的一春日晨练后,我照例来到大杂院门口买早点。跑动之中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残梅
张守民
    ①我注意那丛榆叶梅至少也有十几年光景啦,而且是从一次买粥开始。
    ②某年的一春日晨练后,我照例来到大杂院门口买早点。跑动之中发现,不远处正绽放着一团火红的鲜花,近前一瞅,一丛榆叶梅正浓艳地盛开着。只见那花儿,一朵朵欢腾雀跃,一对对精彩纷呈;藉红色的花瓣,舞动中飘逸着娇嫩;金黄色的花蕊,含蓄中满透着清新。不经意间,一份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伴随着隐约可见的高贵和靓丽竞相显露,让人赞叹不已。
    ③花儿是美丽的,但其生长环境却几近丑陋。榆叶梅的西南两向,是一片高矮不等,破烂不堪的棚户区;榆叶梅树根处,紧贴着一堵歪歪扭扭的废弃砖墙;而榆叶梅驻足的三四平方米旮旯内,则乱七八糟地堆放着一些杂物,就连向上的空间也被堵了个正着。但它那并不粗壮的几枝树干,仍从残墙断壁的挤压里倔强地长出,将一团团粉红的花朵举向天空。我站在那愣神半天,居然忘记了买早餐。
    ④突然,北侧传来叫卖声:“大米粥啦,大米粥!”循声望去,只见一大嫂,三十几岁,着白围裙,手拿铁勺,正站在大铁桶前,而身边是几个买粥人。我近前一看,那粥真是诱人,羊脂玉似的大米粒,红宝石般的红豆粒,参差错落,漂游浮动在乳汁一样的米汤内,而且清香四溢。我随便问道:“这粥好吃吗?”一位老者说:“好吃,真好吃,买吧!”随后,又悄声说:“她是个残疾人,咱们都帮帮她。”后来听那老者说,这个女人为给丈夫治病,把老家房子卖了,最后人财两空,带着孩子来这里以卖粥为生,为省钱,租住在一间煤棚子里。
    ⑤今年四月一个清晨,我又来街口买粥。此时,正是赏梅季节,但小树内却断枝横陈。落英满地。满树不见一只花影,其问,有一株榆叶梅还被拦腰折断。赶巧。又遇上那位老者。他告诉我。昨夜刮了一场大风。大院许多树都被吹倒了。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就在清洁工人拽开榆叶梅断枝的一刹那。那种皮连著筋、筋扯著骨、浆液进飞、枝断叶落的惨烈。直看得我心惊肉跳的,烦躁至极,而那棵残枝树桩上的六七个小花骨朵,更是让我心生怜悯。之后两天没见残疾大嫂出摊,再后来的三天出差中,心里总是惶惶的。
    ⑥第六天一早,我急急地来看榆叶梅。没等站稳,就听到一声稚嫩的叫卖声:“大米粥啦,大米粥!”噢,哪来个卖粥的孩子?循声望去,只见北侧空地上,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正站在大铁桶前卖粥呢,直觉告诉我,那肯定是残疾大嫂的女儿。这时,那老者正在问话:“孩子,怎么是你卖粥啊,你妈呢?”女孩小声说道:“妈妈生病了。”还未说完就哭了起来。“啊,病了,很重吗?”“嗯,起不来床了。”这时,买粥的常客又到了不少,大家的目光一起投向了女孩。现场静极了,没人说话,只有女孩那低低的抽泣声。好一会儿,只听老者喊道:“大家伙快买粥吧!”所有人这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抢着买粥。这时,那位老者帮忙打粥,两位大妈帮助收钱,也不知是谁开的头,一元钱一碗的粥,扔下五元钱就走,后来又变成十元一碗,再后来就是五十元一碗,一百元一碗,一会儿工夫,粥桶便空了,后到的人就直接捐款,我把兜里的钱也都捐了出来,只一会儿,就收到厚厚一沓钱,光百元大钞就二十几张。女孩急得只喊:“不行的,妈妈会打我的!”那位老者把钱装进她兜里说:“孩子,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收下吧,别害怕,我和两位奶奶送你回家。”随后,他又面向大伙说道:“谢谢大家了!”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完,他们三人领着女孩,推起粥车,朝小区外走去。
    ⑦随着三老一少的渐行渐远,北侧空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那丛榆叶梅正花开灿烂,欢快热烈。其中,有一朵最漂亮的大红花,恰恰来自那棵榆梅残枝。熙熙晨光里,在众多榆梅花的簇拥下,那朵大红花愈发从容自信,引人注目,全无半点的娇羞和胆怯。
(1)第①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2)下面句子中的“举”字用得很妙,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其精彩之处。
但它那并不粗壮的几枝树干,仍从残墙断壁的挤压里倔强地长出,将一团团粉红的花朵向天空。
(3)选文以花喻人,请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说明。
(4)选文最后一句话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首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下文,开篇点明,点明中心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结合本文首段内容来看,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在文首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用认识榆叶梅的原因,引出下文事件的叙述.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句中的“举”字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叶梅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不屈,表现作者对它的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作者是以榆叶梅生长环境喻卖粥大嫂生存环境的恶劣;以榆叶梅遭受自然风雨的摧残喻卖粥大嫂遭受生活的打击;以榆叶梅的靓丽与高贵喻卖粥大嫂的品质高贵.
(4)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熙熙晨光里,在众多榆梅花的簇拥下,那朵大红花愈发从容自信,引人注目,全无半点的娇羞和胆怯.”从表面来看,表现榆叶梅蓬勃的生命力,实则象征卖粥大嫂一家在众人的关心帮助下生活会越来越好;句子在结尾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出作者对整个社会助人为乐风气的高度赞美.
答案:
(1)①点题.②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③引出下文对梅的回忆.(答出两点即可)    
(2)“举”字用了拟人手法,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叶梅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抗争,也展示了榆叶梅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3)以榆叶梅生长环境的丑陋喻卖粥大嫂生存环境的恶劣;
以榆叶梅遭受自然风雨的摧残喻卖粥大嫂遭受生活的打击;
以榆叶梅的靓丽与高贵喻卖粥大嫂的品质高贵.(答出两点给5分) 
(4)写出了榆叶梅蓬勃的生命力;以拟人的笔触写出了榆叶梅在自然风雨洗礼后从容自信的品行;象征卖粥大嫂一家在众人的关心帮助下生活会越来越好;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是对整个社会向善的风气的礼赞.(一点1分,两点3分,答出三点给5分)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孑身一人”里的“孑”怎么读?看到一个词“”,但是不知道“”怎么读,有谁知道呀?另外,麻烦把拼音也注  2020-03-31 …

一下那篇文章写得好,即使写得都不好,也说说为什么?鱼的眼泪鱼,也羡慕岸上绮丽的风景,可惜那是它一辈  2020-05-13 …

英语翻译也许一开始就是错误因为我的犹豫不决导致现在的场面  2020-05-14 …

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从  2020-12-26 …

英语翻译也许一开始就已经分出胜曾吻过的唇哭著说笑著结束眼泪是我给你最后的束缚该怎麽奢求你说在乎被放开  2020-12-27 …

一本书标有2011页,从第一页开始每11页就在最后一页的页面加注一个红圈,直到末页.然后从末页开始向  2020-12-28 …

一本书标有2011页,从第一页开始每11页就在最后一页的页面加注一个红圈,直到末页.然后从末页开始向  2020-12-28 …

本书标有2011页,从第一页开始每11页就在最后一页的页面加注一个红圈,直到末页.然后从末页开始向前  2020-12-28 …

我很坏吗?原来和她真正谈过,才知道两个人是如此的不合适,她不是我想的那样好,可我没有主动提,我让朋友  2021-01-04 …

乒乓球规则中说“轮换发球一经实行则比赛剩余各局都必须实行轮换发球法”是什么意思?比如21分制的,第一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