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一生的戒指①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或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戴的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
题目详情
一生的戒指 |
①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或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戴的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 ②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针线穿凿,上面纵横排列着数百上千个针眼。 ③你能想象,在这项制造温暖的工程里,母亲的手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可能看到的伤痛。针引着线,线随着针,穿过“千层”的雾,“千层”的夜色,然后到达鞋底的另一面,到达生活的另一面。针和线在紧张的穿越后,每每是颤抖着到达另一面的,这是它们的驿站,稍息之后,它们将深入生活的底部,重往另一面,然后再返回来。 ④在这个驿站里,迎送它们的是母亲的手指,也是那枚刚毅的顶针。 ⑤顶针,是的,是顶——针,针有时也不愿见缝插针了,生活中,飘逸的绸、富丽的缎极为罕见,更多的是褴褛的片断需要补缀,坚硬的细节需要穿凿。就这样,同样是金属做的,顶针必须去顶那根针,顶它,支援它,让它不要中途退下来;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一面,到布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来,认认真真缝补日子。 ⑥顶针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它以提前预备的伤,承受更多的伤;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后来的痛。 ⑦而十指连心,顶针也是,一颗忠厚隐忍的心的造型,当命运的针线无数次穿过来,母亲的心,该留下多少密集的针眼? ⑧这沉默安详的金属,应该是世上最珍贵的器物。它, 藏纳着密集的痛点,凝聚着慈祥的目光 。 ⑨所以,母亲即使不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戴着那枚顶针。 ⑩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 ![]() 1.如果把第④自然段中的“刚毅’换成“坚硬”好不好?为什么? 2.第③自然段的细节描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3.仿照第⑧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4.读完本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顶针称作“一生的戒指”。 5.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或许已不熟悉本文所描绘的“温暖工程”,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浸润着父母、亲友无数的心血。请简要写出一个你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例。 &nbs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11-03
举报
![]() ![]() ![]() ![]()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4亿+用户的选择 |
看了一生的戒指①它不是装饰,虽然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2020-06-25 …
表现刘兰芝“手巧和劳苦”的一组诗句是()①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②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③朝成绣夹 2020-07-11 …
隽不疑字曼倩,渤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 2020-11-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隽不疑字曼倩,渤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武 2020-11-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蜀绣蜀绣是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地方刺绣,过去散布在成都市天回镇、苏坡桥一带 2020-12-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隽不疑字曼倩,渤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武 2020-12-10 …
隽不疑字曼倩,渤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 2020-12-21 …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 2020-12-2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2020-12-31 …
最负盛名的四大名绣是指?A.苏绣B.湘绣C.粤绣D.蜀绣哪个是正确答案?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