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氢气是一种热值高的清洁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具有像碳单质和一氧化碳一样的还原性,也可以用于冶金工业.(1)实验室现有一瓶纯净的氢气和一小段的光亮的红色铜丝.某同学
题目详情
氢气是一种热值高的清洁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具有像碳单质和一氧化碳一样的还原性,也可以用于冶金工业.(1)实验室现有一瓶纯净的氢气和一小段的光亮的红色铜丝.某同学用坩埚钳夹住铜丝的一端,将铜丝的a处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之后迅速将热铜丝伸入装有氢气的集气瓶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你推测实验中铜丝a处的颜色的变化情况______,该实验能证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______.
(2)写出在加热的条件,H2与二氧化锗(GeO2)反应制备金属锗的化学方程式:
2H2+GeO2
Ge+2H2O
| ||
2H2+GeO2
Ge+2H2O
;
| ||
(3)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备氢气是各国正努力研究的课题.日本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含镍氧化物半导体粉末,将少量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420nm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地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在上述过程中,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2KCl+3O2↑
| ||
| 光照 |
2KClO3
2KCl+3O2↑
.
| ||
| 光照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光亮的红色铜丝,将铜丝的a处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迅速将热铜丝伸入装有氢气的集气瓶中,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故答案为:实验I中铜丝a处表面颜色由光亮的红色逐渐变黑色;实验II中铜丝a处表面颜色逐渐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在反应中氢气得氧,被氧化,说明验证氢气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特点可知:氢气与三氧化二锗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除生成锗外,还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GeO2
Ge+2H2O.
(3)根据题意,该反应是利用水的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也就是说含镍氧化物未参加反应只是起到了催化作用.水在含镍氧化物的催化作用和光照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故答案为:
(1)先变黑后变红、还原性;
(2)2H2+GeO2
Ge+2H2O;
(3)起催化作用、2KClO3
2KCl+3O2↑
(1)光亮的红色铜丝,将铜丝的a处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迅速将热铜丝伸入装有氢气的集气瓶中,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故答案为:实验I中铜丝a处表面颜色由光亮的红色逐渐变黑色;实验II中铜丝a处表面颜色逐渐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在反应中氢气得氧,被氧化,说明验证氢气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特点可知:氢气与三氧化二锗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除生成锗外,还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GeO2
| ||
(3)根据题意,该反应是利用水的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也就是说含镍氧化物未参加反应只是起到了催化作用.水在含镍氧化物的催化作用和光照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 ||
| 光照 |
故答案为:
(1)先变黑后变红、还原性;
(2)2H2+GeO2
| ||
(3)起催化作用、2KClO3
| ||
| 光照 |
看了氢气是一种热值高的清洁能源,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中的铁反需的温度在对三氧二铁还原时都看到的是高温下,到底是多少温度呢,请老 2020-05-12 …
我国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比旅游胜地黄山的还高1388米,黄山海拔高度为多少米 2020-05-13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是写实的还是想象的?下面诗句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两句是()() 2020-06-04 …
真实的高度答案迵然不见的意思和名不见经传的意思abcc的词语文中“真实的高度”指的是什么还有一题就 2020-06-08 …
甲乙丙丁在比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是最矮.”丙说:“我没有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 2020-06-15 …
甲、乙、丙、丁在比较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最矮.”丙说:“我没有甲高,但还有人 2020-06-15 …
鲁迅原名周树人,但是在故乡一文中,闰土为什么叫他迅哥,这篇文章是真实的还是编出来的? 2020-06-18 …
生活中的错别字举实例说说,说真实的.还麻烦说说在哪发现的.老师布置的作业~ 2020-06-20 …
端午“小长假”,山西省广灵县委、县政府领导全部深入到农户回访。“U形渠建少了”、“洪水坝该修了”、 2020-06-24 …
我建了个全玻璃制的兰花棚又在里面盖了一层黑色的遮阴网现发现温度高达40+摄氏度不适宜兰花生长求专家 2020-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