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隐藏在步伐里的父爱徐立新①很小的时候,鲁尔便发现父亲走路时的样子与别人不同,总是一脚高一脚低,两条腿似乎不一样长。但父亲依旧是鲁尔的骄傲和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隐藏在步伐里的父爱
徐立新
       ①很小的时候,鲁尔便发现父亲走路时的样子与别人不同,总是一脚高一脚低,两条腿似乎不一样长。但父亲依旧是鲁尔的骄傲和榜样。他是一名术人员,有不少科技发明。
       ②鲁尔上中学时,学校里开设了体育课。有很多项目,鲁尔都做不好。一次,在走平衡木时,其他同学都轻而易举地走过去了,鲁尔却始终不行,接连几次从平衡木上掉下来。
       ③鲁尔难过极了。父亲知道后对他说:“对不起,都是爸爸错,这是家族遗传,你爷爷、爸爸在平衡能力上都存在着天生缺陷。”
       ④“家族遗传?”鲁尔惊讶地看着父亲。“是的,不信你看我。”说着,父亲将一条长凳移到了鲁尔面前,然后站到上面始走,刚走两步便掉了下来。
       ⑤“这可比我们学校的平衡木宽多了!”鲁尔觉得自己比父亲要棒。“是的,跟爷爷、爸爸相比,你已进步很多。我明就去学校跟体育老师解释。”
       ⑥第二天,鲁尔经过操场时,意外听到体育老师在和一位老师谈论自己:“鲁尔小时候曾是个脑瘫儿。”“您可别瞎说,脑瘫儿是智力低下的代名词。”“是他父亲亲口告诉我的……”
       ⑦脑瘫儿?智力低下?鲁尔无法相信,他疯狂地跑回家向父亲求证。
       ⑧“爸爸本来想隐瞒这一切,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了。”父亲平静地说道,“不错,你小时候的确得过脑瘫,但只是轻度的,比爸爸小时候好多了。”
       ⑨“难道又是遗传?您别再想骗我了。”鲁尔大声地吼道。
       ⑩“是真的,难道你没有发现爸爸走路时总是一脚高一脚低吗?这是严重脑瘫留下来的典型后遗症,这么多年来一直伴随着我。”
       ⑪直到此时,积聚在鲁尔心中多年的疑惑才得到了解答。
       ⑫“但是,儿子你要记住,这种病的后遗症并不可怕。你看爸爸,在工作和生活中从不比任何人差。”
       ⑬此后,鲁尔不再为自己曾是脑瘫儿而自卑,他深信自己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人,和爸爸一样。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鲁尔以优异的成绩进了大学,毕业后又找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
       ⑭鲁尔32岁那年父亲因脑溢血突然死亡。按照家乡的风俗,在火化前,作为儿子的鲁尔要亲手帮父亲换最后一次衣服和鞋袜。当鲁尔脱下父亲那双几乎是穿了大半辈子的皮鞋后,惊讶地发现:两只鞋的内部鞋底竟然不一样高,高的那只鞋内放着一层用厚厚鞋垫做成的内增高。
       ⑮鲁尔的眼泪汹涌而出,他无法相信,父亲为了他,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一高一低走路。父亲的爱,就隐藏在他那一高一低的步伐里。
(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隐藏在步伐里的父爱”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鲁尔对父亲的态度变化: “崇拜”--“惊讶”--“气愤”--“感动”愧疚”
B.文章的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C.小说讲究伏笔照应之妙,文章第⑩小节就照应了第①小节的内容。
D.“鲁尔无法相信,他疯狂地跑回家向父亲求证”这句话中的“疯狂”一词写出了鲁尔得知自己是脑瘫儿的震惊,发了疯似的去寻找父亲理论对峙。
(3)分析“父亲的爱,就隐藏在他那一高一低的步伐里”这句话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4)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5)本文写有关父亲的一些事情,与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但写作意图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篇文章作者的用意不同之处。
【链接材料】
        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然后就匆忙地下田去。冬至,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父亲鸡叫到第三遍时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台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概括出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即可.从最后一段“他无法相信,父亲为了他,竟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一高一低走路.父亲的爱,就隐藏在他那一高一低的步伐里”可以看出“隐藏在步伐里的父爱”的具体内容是爱儿子的父亲为了让儿子不为自己曾是脑瘫儿而自卑,将一只鞋里放着厚厚的鞋垫,二十多年里一直一高一低地走路.
(2)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准确理解文章的前提下,结合选项仔细对比作答,注意生活常识和过于绝对化、片面化的说法一般都是错误的.D项“疯狂”写出了鲁尔得知自己是脑瘫儿的震惊,急于寻找父亲了解事情的真相,因此“鲁尔得知自己是脑瘫儿的震惊,发了疯似的去寻找父亲理论对峙”不准确.
故选D
(3)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 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结尾结构上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最后一段结构上起到首尾呼应和照应文章题目的作用;内容上深化主旨,父亲为了他,竟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一高一低走路.父亲的爱,就隐藏在他那一高一低的步伐里,表现了父爱的伟大和儿子的感激.
(4)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父亲告诉鲁尔平衡能力不好是家族遗传;为了让儿子自信,一直穿着一高一低的鞋子,让鲁尔相信自己也是正常人;表现了父亲的隐忍、坚强,疼爱儿子的.
(5)本题是对比异同阅读的考查,难点较大.需要熟知两文内容,并且能归纳文章主旨,明确写作方法,才能知道异同点.在比较时从人物、内容、写作方法、思想主旨、表现手法等角度回答.本文:父亲是一名技术人员,为了不让儿子是脑瘫儿而自卑,用自己的行为开导教育儿子,二十多年里一直一高一低地走路,目的是让我们看到了父爱的伟大.
《台阶》:父亲朴实忠厚,一生艰辛,却像不知道自己的苦,越是如此,也就越令人伤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作者试图告诉我们,要关注农民,关注农村的贫穷.
答案
(1)爱儿子的父亲为了让儿子不为自己曾是脑瘫儿而自卑,将一只鞋里放着厚厚的鞋垫,二十多年里一直一高一低地走路.
(2)D(疯狂”写出了鲁尔得知自己是脑瘫儿的震惊,急于寻找父亲了解事情的真相)
(3)结构上起到首尾呼应和照应文章题目的作用;内容上深化主旨,父亲为了他,竟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一高一低走路.父亲的爱,就隐藏在他那一高一低的步伐里.表现了父爱的伟大和儿子的感激.
(4)我们可以认识一位隐忍、坚强,疼爱儿子的父亲.
(5)本文:父亲是一名技术人员,为了不让儿子是脑瘫儿而自卑,用自己的行为开导教育儿子,二十多年里一直一高一低地走路,让我们看到了父爱的伟大.
《台阶》:父亲朴实忠厚,一生艰辛,却像不知道自己的苦,越是如此,也就越令人伤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作者试图告诉我们,要关注农民,关注农村的贫穷.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隐藏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亲切亲密亲热亲爱亲近凝视注视俯视仰望重视选词填空.在抗洪抢险的前线,人民解放军和乡亲们的关系非常(  2020-03-30 …

英语翻译我的父亲是一个警察,工作中的他很认真,从小我就很崇拜他,当我在同学面前提到父亲的时候我都很  2020-05-15 …

小刚各门功课成绩优秀,但他从不骄傲.这句话中的“骄傲”是什么意思?我们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  2020-05-16 …

中国的骄傲这首诗歌作者是谁或者在哪看到的中国的骄傲是一曲风沙弥漫的苏武牧羊千年朔风吹不散赤子的精魂  2020-06-11 …

父亲的庄稼乡村的秋,是属于父亲的.在那片田野里,父亲是庄稼的国王.我一手扶腰,一手拄着镰刀,望着父  2020-06-20 …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骄傲是什么意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是什么意思)  2020-06-25 …

骄傲和自馁是亲兄弟,都是不了解自己的表现骄傲和自馁是相反的两个方面,又说它们是亲兄弟,为什么?  2020-07-03 …

"乡里乡亲"的"里"字的繁体字是"裏"(假宝盖头,下边是一个里,再下面是衣字底)还是"里"?“乡里  2020-07-04 …

“骄傲”是一个中性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褒贬色彩,指出下面句中的“骄傲”一词的情感色彩。夺取全  2020-11-25 …

马戏课后题有两道题是:(1)文中“孩子的父亲”的心情有哪些变化?(2)文中两次提到孩子们的父亲“骄傲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