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流浪的二胡》完成下面问题(14分)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
阅读《流浪的二胡》完成下面问题( 14 分)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 —— 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② 蒙古包、轱辘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③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绵长。虽然高山流水,我们只见过俞伯牙的那具焦尾琴;浔阳江边,我们也只闻见白居易的那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得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焦尾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④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⑤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他的《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寒春风曲》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听松》流浪着的也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 、文章的第 ② 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作者要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4 分)
答:
2 、文章的第 ⑥ 自然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怎样理解“极致”在文中的含义?( 2 分)
答:
3 、文章的标题为 “ 流浪的二胡 ” 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 4 分)
①
②
4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 分)
A 、《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诗。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
B 、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 .参考答案: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
(此题易误答这样写在写法方面有什么作用,答题时要注意对题目信息的分析,看题干的要求中发出了什么样的指令,然后再根据指令作答。答题须踩到 “ 器乐具有地域性或地方性 “ 这一信息点。 / )
2 .参考答案: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
(作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 “ 极致 ” 的意思。此外,从实际完成情况看,学生多直接取第 6 节第一句话作答,这句话的意思的确与答题相关,但在对含蓄信息的解说上仍然没有说得清楚,因此不能判给满分,如果抓住 “ 催放众多流浪的花 ” 后又继续解释,答出 “ 阿炳是最优秀的二胡艺人 ” 之意则可。)
3 .参考答案: ① 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
②
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可结合第 5 节 “ 二胡流浪着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 ” 以及第 6 节 “ 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 两句来作答。在作者看来,二胡的流传和发扬光大其实是和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实际上也是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命运的写照和不屈抗争精神的体现。 此题也有答 “ 一是灵魂的流浪,一是二胡的传播 ” 的,这样作答主要是没有理解本文的感情基调,没有理解二胡深刻的文化内涵 没有理解作者的观点是二胡和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 . A 、 C
( B 中 “ 墨客骚人、显贵官宦 ” 之说有误, D 中 “ 悲剧性 ” 之说无从谈起, E 中 “ 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 ” 有误。)
二十届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初一第二试应该都考完了吧, 2020-05-13 …
为什么我有这种心理,什么让我产生想法,初三时候读完一学期,准备迎接初三第二学期,我就有不想读想法, 2020-05-16 …
二次函数难度如何?我现在读初二,男生,觉得一次函数挺简单的,不算怎么难,就是听别人说初三的二次函数 2020-06-13 …
弥陀经要解中有"今初",这是(甲)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别序.(乙)初中二.初标法会时处.二引大众同 2020-06-18 …
.(9分)勐捧中学有一块勤工俭学基地,现计划平分给初一、二年级共20个班来种植蔬菜,要求6天完成. 2020-06-20 …
学生成长记录袋应该怎么写··初中我上初三了老师发了个成长记录袋里面一个表··有初一初二初三一二学期 2020-07-04 …
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有什么区别啊顺便把这道题给我讲讲吧……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共有699个结点 2020-07-08 …
我国下列历法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太初历→大衍历→授时历→十二气历B.大衍历→太初历→十二气历→授 2020-11-06 …
宋教仁主张把传说中的黄帝即位的癸亥年作为黄帝纪元元年,1904年是黄帝纪元4602年。据此推算,黄帝 2020-12-29 …
关于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正确的叙述是。A、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去第K层后未必是完全二叉树B、深度为K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