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运与倒霉①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世人无不想走运,而决不想倒霉。②其实,这两件事是有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
走运与倒霉
①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世人无不想走运,而决不想倒霉。
②其实,这两件事是有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的,互为因果的。说极端了,简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发现了,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老子的“福”就是走运,他的“祸”就是倒霉。
③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二者之间成正比。中国有一句俗话说:“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
④吾辈小民,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天天忙着吃、喝、拉、撒、睡;操持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时候难免走点小运,有的是主动争取来的,有的是时来运转,好运从天上掉下来的。高兴之余,不过喝上二两二锅头,飘飘然一阵了事。但有时又难免倒点小霉,“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没有人去争取倒霉的。倒霉以后,也不过心里郁闷几天,对老婆孩子发点小脾气,转瞬就过去了。
⑤但是,历史上和眼前的那些大人物和大款们,他们一身系天下安危,或者系一个地区、一个行当的安危。他们得意时,比如打了一个大胜仗,或者倒卖房地产、炒股票,发了一笔大财,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自以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固一世之雄也”,怎二两二锅头了得!然而一旦失败,不是自刎乌江,就是从摩天高楼跳下,“而今安在哉”!
⑥从历史上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特色”,这在西方国家是找不到的。中国历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 羑 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算的这个总账,后来并没有改变。汉以后所有的文学大家,都是在倒霉之后,才写出了震古烁今的杰作。像韩愈、苏轼、李清照、李后主等等一批人,莫不皆然。从来没有过状元宰相成为大文学家的。
⑦了解了这一番道理之后,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意义是重大的。它能够让我们头脑清醒,理解祸福的辩证关系;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10.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状元宰相”在文中指:达官贵人、位高权重、生活过于顺利的人
B .“一而二二而一”在文中的意思是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的,互为因果的。
C .作者认为:走运与倒霉是相通的,而且都有大小之分,所以无论走运还是倒霉都要保持旷达的胸襟。
D .文中认为从历史到现在,一个人不倒霉就不可能走运。
11. 通读全文,概括出本文的论点。( 4 分)
12. 简要分析第 6 段的论证思路。( 6 分)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3课其中比较难的两个句子麻烦大家帮忙解答下(1)Appreciationofscu 2020-05-17 …
阅读《我是瑞士人》(作者:彼得·比克泽),作者为什么要说“这肯定不是对瑞士的思念”?选段:有时候, 2020-06-22 …
英语翻译翻译:前方的路上没有朋友,没有退路,没有知觉,唯一有的是信念,对胜利的渴望,不甘沉沦,不甘 2020-07-03 …
“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A.理想 2020-07-12 …
对“和”字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①该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②该纪念币具有收藏的货币职能③该纪念币具有 2020-11-08 …
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有时会特别苛刻。面对这些要求,我们不要()A.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B.尽力按父母 2020-11-13 …
有一场运动“坚决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主张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激烈抨击天主教教会的罪恶 2020-11-26 …
公务员考试定义题68.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它是概念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 2020-11-28 …
英语翻译摘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的概念,对于互联网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实现网络安全 2020-11-28 …
中国明代的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在他看来,凡是认识之真切、情感之发动、意志之决断,都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