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注:本诗是中唐诗人李益谪迁江淮时所作。(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夜闻笛 李 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本诗是中唐诗人李益谪迁江淮时所作。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思乡与怨望之情。 (2)通过“寒山”“笛声”“大雁北飞”等意象传达了乡思;人与雁相比照,雁归而人留,春回大地而人不暖,写出了乡愁与不尽的怨望。 |
(要抓住诗题、诗句、意象、关键字,根据问题指向,准确作答。) 这首诗是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显然,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诗人以恍惚北方边塞情调,实写南谪迁客的怨望,起兴别致有味;又借大雁春来北飞,比托迁客欲归不得,寄喻得体,手法委婉,颇有新意。而全诗构思巧妙,感情复杂,形象跳跃,针线致密。题曰“春夜闻笛”,前二句却似乎在写春尚未归,所以有人“吹笛唤春归”,而迁客不胜其悲;后二句一转,用回雁峰传说,想象笛声将春天唤来,一夜之间,大雁都北飞了。这一切都为笛声所诱发,而春和夜是兴寄所在,象征着政治上的冷落遭遇和深切希望。在前、后二句之间,从眼前景物到想象传说,从现实到希望,从寒山笛声到迁客,到洞庭群雁夜飞,在这一系列具体形象的叠现之中,动人地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它以人唤春归始,而以雁尽北飞结,人留雁归,春到大地而不暖人间,有不尽的怨望,含难言的惆怅。 |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问唐代四个时期的代表诗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代表诗人.以及代表作品. 2020-06-11 …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 2020-06-11 …
相传唐代著名的乐曲《秦王破阵乐》的创作者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中宗D.唐玄宗 2020-07-28 …
被称为有“贞观遗风”,其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作用的人物是A.唐高祖李渊B.唐中宗李显C 2020-07-28 …
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主要指[]A.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B.唐太宗唐高宗唐中 2020-07-28 …
易语言字幕效果求教玩过使命召唤6使命召唤6中,每一关任务,都会在左下角弹出一些字幕(浅绿色的,伴随着 2020-11-07 …
高中作文题:亚历山大怕父亲将天下征服,自己便无用武之地;唐诗对...高中作文题:亚历山大怕父亲将天下 2020-11-22 …
写作训练宗璞在《废墟的召唤》中将历史回顾与现实的思想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也 2020-12-03 …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四个时期的代表诗人的代表作? 2021-01-01 …
被称为有“贞观遗风”,其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作用的人物是()A.唐高祖李渊B.唐中宗李显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