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月,阙也(有删节)张晓风“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
月,阙也 ( 有删节 )
张晓风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 ? 为什么 ? 为什么不求完美 ?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 ? “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 ? 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 ? 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那一刻不能赏花 ? 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 ! 不妄做一夕的赏月人吧 ! 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 ? 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4 、将“月”解释为“阙”“使我着迷”的原因是什么 ?(6 分 )
答:
15 、作者认为“人生世 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结合文章,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4 分 )
答:
16 、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 请作简要概括 (6 分 )
答:
17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 分 )
( 1 )“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 ”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 作用是什么 ?
答:修辞手法:
作用:
( 2 )本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
答:
在英语阅读时感到紧张、焦虑怎么办英语是我的强项,也是兴趣爱好,我一直很热衷于学习英语.但是近两个月 2020-05-13 …
初一阅读题张丽均的《拥抱大树》,跪求阅读答案!张丽均的《拥抱大树》(1)根据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填空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行吟阁遐想黄秋耘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 2020-05-16 …
阅读题.梅花树一天,我刚满六岁的外孙女兰兰来到我的房间,一头趴在写字台上,呆呆地凝视着玻璃板下的南 2020-06-23 …
阅读《一千张糖纸》,完成下列各题一千张糖纸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 2020-07-1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行吟阁遐想黄秋耘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 2020-07-11 …
下面一段话有些多余的词语必须删掉,请你指出四处,把序号填到横线上。冷不丁从路口突然①窜出一个孩子, 2020-07-12 …
帮我做两张“阅读记录卡”,一张《红楼梦》,一张《西游记》! 2020-11-01 …
阅读王尔德戏剧《不可儿戏》选段,完成练习。巴夫人(手握铅笔和小簿子)我觉得应该告诉你,你并不在我那张 2020-11-03 …
1.英语阅读卷9张.2.英语作文2篇.3.自己出一张英语试卷.4.语文作文3篇.5.读书摘记20篇. 20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