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春酒琦君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

题目详情

阅读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酒

琦君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A)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B)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 (C)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 (D)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 (E)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1.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阅读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参考示例,在下面相应横线上为文中加横线的语句加上批注。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所写的那些童年旧事有何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道地家乡味”指什么?这“真正的家醅”为何没地方找?这两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开放性题目,答案不惟一。批注可以是对语句的感悟理解,可以是由语句生发的联想,可以是对语句表达效果的点评……。只要能紧扣文章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体验,语言简洁通畅即可。 示例A.一个充满童趣的细节,刻画了活泼、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你看,这小女孩在纸上活动起来了,还微微歪着脑袋冲我们笑着呢。 B.这几句话文字活泼、灵动、诙谐,字里行间飘溢着儿童生活的情趣,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这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让人向往不已。而这一切都只包蕴在这极不起眼的一两处细节中,作者文笔之精妙,令人叹服。 D.“巴结”一词,贬词褒用,“亮晶晶”“呼呼呼”等一系列细节描写,让做事勤快、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阿标叔”的形象得到鲜明的展现。 E.外貌描写,形神毕肖,母亲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厚道,如在眼前。   2.作者以“思乡”为焦点,主要记叙了她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吃会酒和如今自己泡八宝酒这四件事。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着“家乡的味道”展开。   3.这些童年旧事表现了故乡的民俗之美、人情之美。民俗之美:新年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长紧张、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要起个会……正月里,会首总要置酒表示酬谢,而母亲很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明亮,人人兴高采烈,母亲因别人的赞美高兴得“两颊红红”。民风之淳、人情之美,在这几个生活片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4.这“道地家乡味”指的是儿时所喝的“八宝酒”,指的是故乡的“春酒”。这“真正的家醅”不仅仅指母亲酿的“八宝酒”,还指作者儿时的快乐、温馨的母爱、淳朴的乡情。而这一切随着作者自己的长大,随着母亲的去世,随着自己的飘洋过海,是永远无法找寻的。这两句话在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看了阅读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春酒...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年味浓浓》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①俗话说:“小寒、大寒,吃过腊八饭过年还有二十二天半  2020-04-06 …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1)三...  2020-05-14 …

诗歌鉴赏。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  2020-06-12 …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梁园日暮乱飞鸦》语文选诗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  2020-06-19 …

山房春事岑参其一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其二梁园日暮乱飞鸦  2020-06-19 …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2020-06-19 …

语文课文朱自清《春》题目1.盼春: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语文  2020-06-23 …

一句古文,和“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很相近好像是吕氏春秋还是淮南子上面的,有“床”什么的,意思就是一个  2020-06-30 …

求出给我有关《观沧海》的4道题目,还要《行路难》,《江城子,密州出猎》,《山坡羊,潼关怀古》,《游  2020-07-08 …

诗歌鉴赏题: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山房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