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霸《孟子公孙丑下》

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有大作为的君主,对于贤才不能采用召见之礼。

B如果有事情商量,应屈尊亲自去拜访请教。

C君主要尊尚道德和乐行仁政,否则就不足和他有所作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

D 解析:

【小题】“然后做了他的臣子”错,应是“然后以他为臣”。)

[译文]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若有什么事情要商量,就亲自到臣那里去。如果君王不能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尊尚道德和乐行仁政,便不值得和他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而称霸诸侯。

人们越是津津乐道于“三顾茅庐”的故 事,就越是说明现实中缺乏这,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作 风。事实上,孔、孟的思想永远都给我们以理想主义的感觉,他 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使 人感到有很多理想的成分。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理想的成分 吧,才使他们的理论历久而常新,给人以启迪而不过时,这已经是题外的话了。   

回到用人和被用的问题上来,既然当政者多半“好臣其所教, 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既然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是如此困难,如此 难遇,作为被用的人,有一点“不可召”的清高和骨气,不也是 应该的吗?正如曾子所说:你有你的官位,我有我的正义,我又 输与你什么呢?

所以,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认为孟子“不能造朝”是故作姿态, 是迂腐,而应该肯定他的清高和骨气。不然的话,“亚圣”之名从 何得来呢?

看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之:非读书为然然:而惴惴焉摩玩值不已之: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之:必高束焉焉  2020-05-16 …

王之侨献琴工之侨献琴刘基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2020-06-11 …

古文阅读—公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  2020-06-11 …

关于《工之桥献琴》的问题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  2020-06-11 …

王之侨献琴工之侨献琴刘基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2020-06-11 …

阅读理解: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  2020-06-21 …

孟子谋事译文注释藤文公问曰:“藤,小国也,间于齐、楚.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  2020-07-02 …

郁离子文言文习题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  2020-07-10 …

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  2020-07-10 …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20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