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1)根据材料一,写出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按照这一口号,主要创办了什么类型的企业?列举其中一个。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要改变中国社会的措施是什么?他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主要代表?
(3)根据材料三,邹容认为改变中国社会要靠什么?他代表哪一派别的立场?
(4)为了实现人们观念上的近代化,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发起人是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可知,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按照这一口号,主要创办了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洋务派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
(2)据“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变,在变官制.”可知,梁启超要改变中国社会的措施是“在变官制”,通过改革来改变社会;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和康有为、谭嗣同等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3)据材料三“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可知,邹容认为改变中国社会要靠革命;邹容代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
(4)为了实现人们观念上的近代化,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新文化运动;其发起人是陈独秀.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故答案为:
(1)自强;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
(2)措施是“在变官制”,通过改革来改变社会;资产阶级维新派.
(3)靠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4)新文化运动;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