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茅盾散文《风景谈》末段,回答问题。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

题目详情

阅读茅盾散文《风景谈》末段,回答问题。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 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作者插入一段有关贴照簿上小号兵的描写,其作用是

[  ]

A.贴照簿的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这样的内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B.体现出散文的特点;“形”的散,有利于丰富文章内容,突出“神”的聚--表现小号兵的形象。

C.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为下文主题的揭示作了铺垫。

D.使山岗上小号兵形象更加真切、丰满、清晰。

2.对划线两句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红绸子的暖色与刺刀寒光的冷色互相映衬,表现两个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形象。

B.用红绸子的动与刺刀的静互相映衬,显示出一种既生机蓬勃又庄重肃穆的气氛。”

C.用吹喇叭的小号兵和荷枪的战士的两个形象互相对照显示感人的民族精神。

D.“我看得呆了”一句写人的震惊心理,从侧面描写了风景激动人心,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感人力量。

3.对结尾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C.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用引导表示强调。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画面”的线索。

4.为这两节文字拟个标题:________。

5.“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以这两节为例,指出它的“神”是什么?它的“形”主要指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又是什么?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D 2.C 3.C 4.北国晨号 5.“神”指延安抗日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形”是两人战士的形象;两者的结合点是“风景”。
看了阅读茅盾散文《风景谈》末段,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体验异国风情有更多的经验国外能接受更良好更直接的教育,并在学业完成之后回国  2020-04-26 …

中科院“夸父计划”首席科学家刘维宁,远涉重洋留学,28年后回国效力,漫漫拼搏路,追逐心中“努力攀登  2020-06-27 …

中科院“夸父计划”首席科学家刘维宁,远涉重洋留学,28年后回国效力,漫漫拼搏路,追逐心中“努力攀登  2020-06-27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春秋时期,鲁国规定:如有人在国外看见鲁国人沦为奴隶,可垫钱将其赎回来  2020-06-28 …

阅读下列材料:青年时代的茅以升,为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立志献身桥梁事业。1920年初,在  2020-11-04 …

明清时期商人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  2020-11-10 …

有学者研究表明。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  2020-12-18 …

假如我国“科学三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应邀从青岛出发,先后参与对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地中海、波斯湾  2020-12-23 …

有学者研究表明,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  2021-01-13 …

有学者研究表明。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