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诗的“见”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得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得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香,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得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就是“名理的知”。但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把全副精神专注在它本身形象,如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的“意象”。这种“觉”就是“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读崔颢《长干行》,你必须有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在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这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但是在用思考引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 一种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独立自足的意象来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就不能算是好诗。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是永远新鲜的。 (摘编自朱光潜《诗的境界》)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A |
小题1:“知觉”比“直觉”更重要也更有意义——错 小题1:“灵感造就了诗歌的境界”说法有误 小题1:“二者同时进行”有误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无论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她也不是百分百确信能够适应新环境.但是如果不尝试就放弃,她会后悔一辈子.注:主要是时态我叫 2020-04-08 …
如果宇宙中只有一个天体地球,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相对而言,万物皆动.但是,如若没有参考系,何谈动 2020-04-12 …
语境的翻译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spring”,和“beat”都有上下文作为语境,但 2020-05-19 …
哪位达人能帮我解答一下“霁雪倾尘”这个词的意思.霁雪倾尘朋友说这是一种意境,但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 2020-06-07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一直以后被世人引用为学无止境.但是这个话只是说了一半,后面还有啊.出 2020-06-29 …
求歌词里有关于保护环境的英语歌曲如题歌词是呼吁人类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等皆可但是要英语歌曲谢谢! 2020-07-14 …
你确定你要问的是退根还林而不是退耕还林吗?退根还林条例上写为了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 2020-11-28 …
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环境.但是,但,当降雪延迟,一身白毛的雪兔反而容易被捕食者 2020-12-19 …
关于人鸟声具绝的四字成语有那些就是符合人鸟声具绝的意境但是是四个字的成语最好比较贴切这种的感觉最好是 2020-12-23 …
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环境.但是,但,当降雪延迟,一身白毛的雪兔反而容易被捕食者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