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秦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分别指哪些时代? (2)材料二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材料四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并说明促成这一局面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和主要方式。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秦汉:隋唐;元明清。 (2)新航路开辟,人类从此由分散独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3)美国。原因: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 (4)世界市场的形成。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扩展和掠夺等 |
根据时间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公元6世纪,13世纪末可判断中国三次崛起的时代;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根据时间可判断是指新航路开辟;“白热丝灯和电话”的发明是美国人;结合材料从教育和生产管理先进分析原因;材料四图片反映的是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 |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衡量MIS成功与否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是该系统是A.技术的先进性B.功能的完备性C.界面的友 2020-05-23 …
衡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成功是最主要甚至是惟一的标准是()。A.该系统是否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B.该 2020-05-23 …
衡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成功是最主要、甚至是惟一的标准是A.该系统是否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B.该系 2020-05-2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半局张晓风大家都叫他杜公--①虽然那时候他才三十几岁。他和我有十几年之 2020-07-16 …
念了某些词句,但大脑没有分析其中的任何一个词,这是什么原因即使能读得抑扬顿挫,分清词句的主谓宾甚至 2020-07-24 …
长期以来,GDP都是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这常常使发展陷入竭泽而渔、吃祖宗饭、断子 2020-11-16 …
关于中国基层选举,李克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证:“过去我当村长的时候,每天早上要指挥每一个生产队甚 2020-11-28 …
很多成功人士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提起及生命历程中的某一个场面,某一次遭遇,有时甚至是某一 2020-12-23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精至倔强一丝不苟消声匿迹B.宽恕咫尺胸有成竹鹤立鸡群C.狼 2020-12-26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精至倔强一丝不苟消声匿迹B.宽恕咫尺胸有成竹鹤立鸡群C.狼藉鞠躬微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