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宿建德江①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①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已是不惑之年的孟浩然赴长安应试不第,在第二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①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已是不惑之年的孟浩然赴长安应试不第,在第二年便黯然离京,东游吴越,寄情山水。

23.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详细描述。

24.结合全诗及写作背景,分析本诗是如何写“愁”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3.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孤舟夜泊的画面。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着力写了移舟近岸所见:天高地远,野旷无垠,明月高挂,倒映江中。融“愁”入景 ,情景交融,构成了一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

24.【参考答案一】直抒胸臆。作者直接写出在日暮时刻又添“新愁”,这种愁是羁旅之愁。通过注释可知“新愁”之前的“旧愁”应是应试不第、仕途失意之愁。【参考答案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开篇写移舟到“烟渚”之中,这里的景中含愁,应是羁旅之愁。之后描写空旷田野的夜景,寓情于景,江上的明月陪伴让他获得了慰藉,驱赶了凄苦与哀愁,作者带着淡淡的喜悦欣赏江景。【参考答案三】动态描写情绪变化:在夕阳烟雾之中弥漫的是江南羁旅生活的愁思与孤独,

这使游子在仕途失意的旧愁又添新愁,低垂的天幕、空旷的原野放大了内心的惆怅,江上的明月陪伴让他获得了慰藉,驱赶了凄苦与哀愁,带着淡淡的喜悦欣赏江景。

【解析】

23.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诗歌中出现的意象,然后结合情感进行简单的复述。

24.这是一道分析诗歌地点抒情方式的题目,主旨抒情的手法。指明抒情手法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解释即可。

看了古代诗歌阅读宿建德江①孟浩然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