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第一首)送崔九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第二首)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第一首)

送崔九

裴 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________。

(第二首)

桃花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________?

(1)

从下列诗句中选出两首诗的结尾句。

(第一首)A.不敢过临洮 B.暂游桃源里 C.青山独远归 D.时人已知处

(第二首)A.笑问客从何处来 B.古来征战几人回 C.悔教夫婿觅封侯 D.洞在清溪何处边

(第一首)选________ (第二首)选________

(2)

第一首诗是作者为送友人崔九而作,希望友人________

(3)

第二首诗抒写了对东晋诗人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的向往之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

(4)

对以上两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一首诗语言明白如话,“莫学武陵人”一句是劝友人不要像桃花源中的武陵人一样,进了桃花源又离开了,而要远离尘俗,长与丘壑为邻。

B.

第二首诗第一句写远景,远望山谷,隔着云烟看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若隐若现,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美。第二句写近景,溪边岩石突起,溪中又有渔船,这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多么一致,不禁令人产生联想。

C.

《桃花溪》第三句虚写了清幽的景色,作者仿佛看到桃花落英缤纷,落在溪水中尽日随波流淌,自然引起诗人的无限遐思。

D.

通过唐代诗人裴迪、张旭的两首诗,我们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后世产生的十分深远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4.C;

(1)

  答案:B,D

  解析:此题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大意,在此前提下选出正确的结尾句。第一首是诗人劝崔九要下决心隐居,不要学习桃花源中的武陵人,结尾句不言自明。第二首A、B、C三项均与题目“桃花溪”无关,故选D项。

(2)

  参考答案:诗人希望崔九归山隐居后,尽享丘壑之美,以山林为家,安于隐居,不要再出山在仕途奔波了。

  解析:此题考查整体感知能力。这首诗较浅显,完成了上面一题,本题就轻而易举了。“归山深浅去”“莫学武陵人”均告诉我们:诗人希望崔九归山隐居后,尽享丘壑之美,以山林为家,安于隐居,不要再出山在仕途奔波了。

(3)

  参考答案:对清幽环境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解析:此题目的是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可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入手考虑。

(4)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要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前提下体会其中的内涵,仔细阅读选项可知,《桃花溪》第三句不是虚写,而是诗人亲眼所见。

看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  2020-04-0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  2020-06-09 …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宫廷大庭广众砥砺融融泄泄B.侧隐高深莫测愚昧梦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  2020-07-06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西溪花朝节通过新的花卉和植物布展来延长花期,逐步实现“四  2020-11-06 …

求杜甫的古诗“溪上”溪上诗人:杜甫朝代:唐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塞俗人无井  2020-11-14 …

无花果的隐头花序花托的顶端有一个很小的开孔,专有的、高度特化的榕小蜂雌蜂进入小孔后在花上产卵,雌蜂在  2020-12-05 …

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今是溪独见辱于愚②寂寥而莫我知也③惟兄嫂是依④快哉此风!⑤溪虽莫利  2020-12-22 …

(一)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  2020-12-2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西溪花朝节通过新的花卉和植物布展来延长花期,逐步实现“四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