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译文]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山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赏那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追问:回答:仅供参考,①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之一.
②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③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作品鉴赏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一首词是突出描绘杭州这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读者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山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赏那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追问:回答:仅供参考,①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之一.
②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③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作品鉴赏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一首词是突出描绘杭州这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读者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看了“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请写出诗中作者在月夜的情感或心情. 2020-05-13 …
根据诗句意思写成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千山鸟飞绝,万径 2020-06-27 …
读古诗猜成语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明月何时照我还?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有意 2020-06-27 …
关于思乡的名诗(一)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 2020-07-06 …
原《静夜思》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吗? 2020-07-10 …
关于李白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 2020-07-26 …
根据诗句意思写词语.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千山鸟飞绝 2020-11-23 …
关于白居易的古诗《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2020-11-28 …
下列哪句诗与艾青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有相同的意境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中B. 2020-12-24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与这句名言表达的意思最接近的是()A.不识庐山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