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王安石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公以端拱己丑生,卒时庆历丁亥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公以端拱己丑生,卒时庆历丁亥也。后卒之二年而葬,其墓在南丰之先茔。子男六人,晔、巩、牟、宰、布、肇,女九人。
  始公以文章有名,及试于事,又愈以有名。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庄献太后用道士言作乾明观,匠数百人,作数岁不成。公语道士曰:“吾为汝成之。”为之捐其费太半,役未几而。如皋岁大饥,固请于州,而越海以籴,所活数万人。明年稍已熟,州欲收租赋如常,公独不肯听,岁尽而泰之县民有复亡者,独如皋为完。既又作孔子庙,县人兴于学。
  后为信州知州诬,既仕不合,即自放,为文章十余万言,而《时议》十卷尤行于世。《时议》者,惩已事,忧来者,不以一身之穷而遗天下之忧。“其志不见于事则欲发之于文,其文不施于世则欲以传于后。后世有行吾言者,而吾岂穷也哉?”
  宝元中,李元昊反,契丹亦以兵近边,天子忧之,诏天下有能言者皆勿讳。于是言者翕然论兵以进,公独谓“天下之安危吾自治不耳。吾已自治,夷狄无可忧者;不自治,忧将在于近,而夷狄岂足道哉?”即上书言数事,以为事不尔,后当如此,既而皆如其云。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而公所为十余万言,皆天下事,古今之所以存亡治乱,至其冤且困,未尝一以为言。
  夫谏者贵言人之难言,而者则有所不得言。读其略不失其详,后世其有不明者乎?公之事亲,心意几微,辄逆得之。好学不怠,而不以求闻于世。所见士大夫之丧葬二人,逆一人之柩以归,又育其孤;又一人者,宰相舅,尝为赞善大夫,死三十年犹殡,殡坏,公为增修,又与宰相书责使葬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役未几而                罢:完成
B.县人兴于学               讽:劝勉
C.天下之安危吾自治不耳      顾:只是
D.而者则有所不得言         传:传播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曾易占在庆历年间丁亥年去世,两年后才下葬,就埋葬在南丰县老家的祖坟里。
B.受灾次年,州里要求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曾易占不肯执行,使如皋百姓免于逃荒。
C.面对叛军和边患,曾易占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能否和他们分开,独立自治。
D.曾易占曾经将一位去世的士大夫的灵柩迎回来安葬,并且养育那个人的遗孤。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
②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
(4)曾易占在为政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分)D(传,作传)(2)(3分)C(面对叛军和边患,曾易占认为最重要的是自己国家内部安定)(3)①“治”,治理;“能”,才干;“党”,部下;“帅”,率领.     ②“公之遭诬”,曾公遭遇诬陷;“以...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