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使太常卿王谌筮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 12 题。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令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卜辞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令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徒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秘书监卢渊上表,以为:“前代承平之主,未尝亲御六军,决胜行陈之间;岂非胜之不足为武,不胜有亏威望乎!昔魏武以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魏武之胜,盖由仗顺;苻氏之败,亦由失政;岂寡必能胜众,弱必能制强邪!”丁未,魏主讲武,命尚书李冲典武选。
(《资治通鉴》 138 卷)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欲以协众 协:胁迫 B .久之乃解 解:缓解
C .更与卿论 更:更加 D .弊卒一万 弊:疲惫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明魏主迁都洛阳决心的一组是( 3 分)
①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
②群臣莫敢言
③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
④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⑤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⑥任城,吾之子房也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⑥ C . ②⑤⑥ D . ①③⑤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魏主与群臣对卦象是否吉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实质是因为对大举伐齐存在分歧。
B .魏主私下里向王澄征求意见,态度谦逊。魏主称王澄为子房的意思是夸赞王澄聪明能干,超出众人。
C .本文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位锐意改革、深谍远虑的君王形象。在同群臣的争辩中,也体现了魏主富有心计、善用谋略的特点。
D .魏主在谈论亲自参与军事的理由时,先分析承平之主不参与军事的原因,再联系现实,谈及应该参与军事的理由,最后对比感叹,强调寡不一定胜多的道理。语句工整,富有说服力。
12 .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 1 )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 3 分)
( 2 )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 3 分)
( 3 )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 3 分)
《蝴蝶泉》中的字词解释过五月乃(乃解释)已(已解释)游人惧(惧解释)从此月群(群解释)而观之东向( 2020-05-17 …
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找出三个错别字一湖金水欲溶秋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中秋月明之夜,泛 2020-05-23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第二课短文答案.1、找三个错别字.2、一湖金水欲溶秋的意思3、加标题.文 2020-05-23 …
下列加粗的“乃”字与其他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B.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C. 2020-06-15 …
“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这句话中的乃是什么意思? 2020-06-15 …
一词多义一.以1.余船以次进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4.秦亦不以 2020-07-01 …
英语翻译狼藉次第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2词语2句子 2020-07-04 …
根据课文:二、阅读片段,完成练习。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中秋月明之夜,泛舟湖上,尽可领略“烟笼秋 2020-11-08 …
关于神鬼传奇木乃伊2木乃伊归来的问题.神鬼传奇是不是1999年的一部神鬼传奇之法老王的咒语2006年 2020-12-17 …
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中秋月明之夜,泛舟湖上,尽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