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①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 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 ,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文帝 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大军还邺 ,议所并省。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乃共白曰:“旧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宜省东曹。”太祖知其情,令曰:“日出于东,月盛于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遂省西曹。初,太祖平柳城,班所获器物,特以素屏风素冯几赐玠,曰:“君有古人之风,故赐君古人之服。”

注:①太祖:即曹操,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太祖武帝。②曹:指分职治事的官署。掾:副佐官吏。③文帝:即曹丕,后为魏文帝。④邺:当时为曹操封地。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辟为治中 从事
B.舆服不敢 过度
C.亲自诣玠,属所 亲眷
D.使天下人 自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 为治中从事
②文王之所 风雨也
B.①公家无 岁之储
②又备 年裹物之用
C.① 士民众强
②豫州军 败于长坂
D.①乃共
②便可 公姥

(3)这是一篇史书中的人物传记。通阅选段,并和课文作比较,试归纳出“传”和“状”的不同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B(A.官职名/办理、处理;B.超过限度,超过规定;C.亲近信爱(动词)/亲戚(名词);D.约束,管理好自己/行政上相对独立,有权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 (2)A(A.①征召任用,②躲避;B.经过(一年或多年);C.虽然,表转折;D.禀告。) (3)状是旧时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但不详记人物世系、名字、爵位、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课文虽长,只记载段太尉的事迹。选段虽短,却不止记载毛玠的事迹,还记载了他的名字、爵位、籍贯等。     译文:毛玠字孝先,是陈留平丘人。青年时做县令,因清廉公正受称颂。后来,他将到荆州避乱,未到那里,听说刘表政令不清明,于是到鲁阳。太祖到兖州,征召他做治中从事(主管文书档案的官)。毛玠对太祖说:“现在天下分裂动乱,皇帝离开都城,百姓抛弃家业,遭受饥荒流亡,官府没有经年的财物、粮食储备,百姓没有稳定的心态,这样很难维持长久。现在袁绍、刘表虽然士民众多力强,但都没有筹划长久的考虑,没有建立根基的做法。战争,有道义的一方取胜,保住自己的地位要靠财物,应该尊奉皇帝来命令那些不合臣道的人,治理农桑之业,积蓄军用物资,如此,那么称霸为王的功业可以成就了。”太祖尊敬地采纳了他的建议,调他任幕府功曹(衙署掌管考察记录功劳之官)。   太祖任司空丞相,毛玠曾任东曹掾(分职治事的官署官员),与崔琰一同主管选择、举用贤能。他所举用的人,都是清廉正直之士。虽然在当时有很大的名声,但行为不好的人。终究不能得到推荐。他务必以节俭为先选用人(应为“务必用节俭作人们表率”),因此天下的士人,没有谁不以廉正节俭勉励自己,即使高贵宠信的大臣,车子服饰也不敢超过限度。太祖感叹说:“这样举用人,使天下人严格要求、管好自己,我又忧劳什么呢!”文帝当时任五官将,亲自到毛玠那里,嘱托他举用自己亲近的人。毛玠回答说:“老臣我因能尽到职责,有幸能免除罪过,现在您所说的人不在提升的行列,因此不敢接受命令。”大军返回邺地,商议合并、减少官署。毛玠不接受任何人的请托,当时人们害怕他,全都想要减掉东曹官署。他们就共同陈述说:“过去的西曹官署是地位高的,东曹官署是次一等的,应该减掉东曹官署。”太祖了解了那些实情,下令说:“太阳从东方出来,月亮在东方明亮,凡是人说方向,也还是先说东,为什么减掉东曹官署呢?”于是减掉了西曹官署。起先,太祖平定柳城,分发所得到的器物,特别把素屏风、素凭几赐给毛玠,说道:“您有古人高风,所以赐给您古人用的器物。”
看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毛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