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认为要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就必需承认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

题目详情
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认为要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就必需承认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他呈给光绪的《盛世危言》的自序写道:“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
材料二  郑官应指出,那些西洋人恃以雄峙海外的科学技术是“积数百年研究之功始得,一旦贯通其学,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偶然矣”。由此而提出组织力量译述西学,设学堂培养人才的建议。其次,他把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部分。所谓“人学”,既包括语言、文字,也包括一切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贾、工技诸艺。由此得出的逻辑的结论,就是学习西学不仅是学习“长技”,而且要学习西方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郑官应说“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而富民之道则不外以实业为总枢,欧美各国历史昭昭可考。”即要抵御外国的侵略就必须民富,而民富又必须国强来保护;要民富、国强则必须改革政治,削减君权,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他认为专制政体对外已丧失御侮的力量,对内也不具有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能力。    --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官应对中国时局以及对西学的认识。
(2)郑官应的思想在当时很有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材料“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的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可以看出郑观应主张变革制度,抵抗西方的侵略,挽救民族危机.这种思想与洋务运动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2)郑观应为代表的维新思潮是在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挽救国家的一种探索,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的发展而逐渐的完善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维新变法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
故答案为:
(1)认为中国处于变局,需变革政治和经济才能与西方抗衡,中国只有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才能强国,才能富国富民.他打破了对西学的狭隘认识和理解,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长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这些认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当时的历史潮流,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对西学的估价和对它含义的理解是一个巨大突破,在当时也是独具胆识的.
(2)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继展开.
看了材料一郑官应(1842-192...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久置后竟然产生了砖红色的沉淀细节嘛,我用的是牛奶,稀释之后先加的A液,后加的  2020-04-05 …

我市某学校计划向西部山区的学生捐赠3500册图书,实际共捐了4125册.其中,初中学生捐赠了原计划  2020-06-07 …

某班有6名班干部,其中男生4人,女生2人,任选3人参加学校的义务劳动.(1)求男生甲或女生乙被选中  2020-06-13 …

某乡镇决定对小学和初中学生用餐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进行营养补助,其中家庭困难的学生的补助标准为:小学  2020-06-16 …

某乡镇决定对小学和初中学生用餐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进行营养补助,其中家庭困难的学生的补助标准小学生每  2020-06-28 …

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主要原因是A.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  2020-06-29 …

高中学生的人数是初中学生的11/12,高中毕业生的人数是初中的3/4,高、初中毕业生毕业后,高、初中  2020-11-05 …

黄土高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  2020-12-10 …

2009年4月22日,一篇题为《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帖子说,  2020-12-29 …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大量污水排入河流和湖泊,污水中含有有利于水中———生长的物质,使之大量繁殖  2021-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