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刘向《战国策》)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选自刘向《新序》)【注释】:①鄙: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发政举事:指君主发布政令,行动做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时时而进         间:___
②宋昭公出         亡: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翻译:___
②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翻译:___
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如果能够  ①,最终就有可能会“②”;而他如果听到的只有  ③,最终就有可能会“④”。
(3)下面是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获得的启示,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②④空用原文回答,①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如果能够___,最终就有可能会“___”;而他如果听到的只有___,最终就有可能会“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间:间或、偶然.
②宋昭公国亡后出逃.亡:逃跑.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左右:身边的亲信;莫:没有谁;私:偏爱.句子翻译为:宫里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
②闻:听说;过:过错;是以:以是,因此;至:到.句子翻译为:朝内朝外都听不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从甲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齐威王因为广开言路,从而“战胜于朝廷”;乙文中宋昭公相信谄媚阿谀之言,最后只能是“离国家失社稷”.
答案:
(1)①间或、偶然 ②逃跑
(2)①宫里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
②朝内朝外都听不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3)①广纳谏言 ②战胜于朝廷 ③谄媚阿谀之言 ④离国家失社稷
看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文言  2020-06-15 …

文言文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文言  2020-06-15 …

古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古文  2020-06-18 …

阅读下面文段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阅  2020-12-02 …

求老师解答: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面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  2020-12-02 …

求老师解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  2020-12-02 …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2020-12-17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  2020-12-17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  2020-12-19 …

根据课文《战国策》: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1)例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