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21分)《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21分)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2)翻译: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小题1:C小题1:D小题1:B小题1:(1)断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错三处扣一分,扣完为止)(2...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21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句子加点的实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①廉君宣恶言②肃宣权旨宣B.①臣等不肖,请辞去②近者奉辞 2020-06-16 …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这段话的 2020-06-17 …
乙文中千里马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的原因是什么 2020-06-19 …
千里马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的原因是什么 2020-06-19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 2020-07-01 …
这段话是按照()的顺序来叙述的.充分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在描述时,作者脑海里出现的联想食物有:急 2020-07-11 …
文言文阅读余石民哀辞(清)方苞自余有知识,所见人士多矣,而有志于圣贤之学者,无有也。盖道之丧久矣, 2020-07-25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 2020-07-28 …
人教版四年级搭石中的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 2020-12-01 …
下列句子中加粗字与例句中加粗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者出,未辞也。A.近者奉辞伐罪B.何辞为C.卮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