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卷》序言林非喜爱和熟悉朱自清散文的读者,可以说是相当不少的。大概会有许多人,从各种本子中读到过他最为著名的《背影》,而大凡阅读过
《朱自清卷》序言 林非
喜爱和熟悉朱自清散文的读者,可以说是相当不少的。大概会有许多人,从各种本子中读到过他最为著名的《背影》,而大凡阅读过这篇散文的读者,又总会多少触动自己感情的弦索,从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为什么一篇只有千余字的短短的散文,会产生出这样的力量来呢?它的奥秘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俄国作家高尔基谈到在自己的少年时代,读完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一颗单纯的心》之后,曾被这个朴素的故事感动得如醉如痴,多次把书页摊开在阳光底下,想从字里行间找出使自己激动的奥秘。《背影》比起福楼拜的那篇小说来,篇幅要短小得多,情节要简单的多,然而它们同样折射出一种强烈的打动读者的情感,这就是十分明了易懂的奥秘之所在。
《背影》所以能够感动读者之处,恰巧在于朱自清善于运用质朴、鲜明和细腻的文字,洋溢出一股诚挚而又深沉的感情。我们常说散文最要紧的是应该抒发真情实感,《背影》就相当卓越地表现出了这一点。朱自清着力刻画体魄衰颓的老父,执意要去火车站为自己送行,到达后又絮絮叨叨地操心他的行李,再三嘱咐他一路平安。最感人的一笔是为了替他购买路上解渴的橘子,竟在月台旁支撑着身躯上下攀援,正是这个动作很艰难的背影,活泼泼地写出了老父对他深沉的爱。
只要是写出真挚的感情,这篇散文就一定会打动读者的心。《背影》这个成功作品的关键,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曾见到过不少的散文,有的确乎也想惊涛骇浪般地倾泻自己的感情,却因为表达的并非真情实感,而是虚情或矫情,因此这些作品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尽管在一段时间之内,受到较多的推崇,却不会真正地活在读者的心里,很快就消失了自己的影响,而像《背影》这样充满了真情实感的文章,却在问世后的几十年来,始终被广大的读者所钟爱。(片段)
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摊开 ( ) 矫情 ( )
2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 1 )有的确乎也想惊涛骇浪般地倾泻自己的感情。
( 2 )尽管在一段时间之内,受到较多的推崇,却不会真正地活在读者的心里。
3 .这篇序言以《背影》为例,告诉了我们写散文的成功之处在哪儿?
4 .《背影》着力刻画的是父亲什么时候的背影?
5 .通过学习这篇序言,你领悟到写作成功散文的奥妙了吗?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一谈。
6 .作者认为散文写不好的主要原因在哪儿?
怎么分大一大二大三,是按读多少年还是看选的课啊?我是在国外读书,这里是可以一学期不读,人后下学期接 2020-06-11 …
今天,英语老师抽我们背文章,随便抽一组,结果他们全背不出,老师就让我们全班把文章抄5遍,怎么办?各 2020-06-24 …
傻读书不如不读书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作者看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读书有哪些看法? 2020-07-07 …
读三本还是补习?本人的分数走专科可惜走三本有点。。。。网上查了好多,都是关于三本诸多不好,家人极力让 2020-11-02 …
如果读三本会怎么样了?有人说读个三本,没用,还费钱。还不如去读个专科。又有人说,读个三本,学历至少是 2020-11-04 …
某校为了奖励获奖的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如果每人送3本,还余8本;如果前面第人送5本,则最后一人 2020-11-05 …
(本题8分)某校为了奖励获奖的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如果每人送3本,还余8本;如果前面第人送5本 2020-11-05 …
有课外读物若干本,每人5本,剩12本,每人8本,则最后一人能分到课外读物,但不足8本,有几个人,几本 2020-12-04 …
读2本书的人数2分之1读3本书的人数3分之1问题:读2本书和3本书的人数之和读2本书的人数2分之1读 2020-12-17 …
”者有之”是甚麼意思?我想问一下,”者有之”这词语是甚麼意思?我度到有一篇课文,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它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