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答题模式:(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3)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4)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此题无论认可“望”还是“空”都可以.
(2)“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为写景句.写景角度通常有:1.远近:通常是两联一句描写近景,一句描写远景.2.动静:一句描写动景,一句描写静景,常与对比手法相结合,其名为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等等.3.声色:也是衬托的一种,可以说是以声衬静,即诗中有对声音的描写.有时候和动静可以结合起来看.4.视角: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写景色.
(3)此题“闲”其实就是诗眼,分析诗眼答题方向: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d 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答案: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困境之美、闲适之情.
(2)“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为写景句.写景角度通常有:1.远近:通常是两联一句描写近景,一句描写远景.2.动静:一句描写动景,一句描写静景,常与对比手法相结合,其名为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等等.3.声色:也是衬托的一种,可以说是以声衬静,即诗中有对声音的描写.有时候和动静可以结合起来看.4.视角: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写景色.
(3)此题“闲”其实就是诗眼,分析诗眼答题方向: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d 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答案: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困境之美、闲适之情.
看了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登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超山的梅花(郁达夫)①凡到杭州来游的人,因为交通的便利,总只在西湖一带, 2020-05-14 …
(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 2020-05-1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 2020-07-08 …
(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 2020-11-07 …
(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 2020-11-08 …
唐朝诗人李欣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 2020-11-11 …
唐朝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 2020-12-02 …
唐朝诗人李欣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 2020-12-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尤为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 2020-12-02 …
翻译!求!游名山记·北固山北固山在京口城北,下临长江.《元各郡县志》谓其势险固,故名.梁史大同十年,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