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修此河的目的是什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修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材料一中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修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材料一中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是唐朝诗人皮日休描写隋朝大运河的诗句.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下令开凿的.他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2)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下令开凿的.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交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修凿大运河.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故答案为:
(1)大运河.目的: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2)隋炀帝.
(3)作用: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材料一中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修凿大运河.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2)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下令开凿的.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交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修凿大运河.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故答案为:
(1)大运河.目的: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2)隋炀帝.
(3)作用: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材料一中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修凿大运河.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道隋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020-07-02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2020-07-0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 2020-07-02 …
《愚公移山》里的2个问题《愚公移山》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2020-07-02 …
求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字词解释啦,急急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 2020-07-02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 2020-07-02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 2020-07-02 …
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 2020-07-02 …
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翼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 2020-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