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常熟,我的故乡系列习作(9)——虞山之辛峰城楼(上)作文
题目详情
常熟,我的故乡系列习作(9) ——虞山之辛峰城楼(上) 作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们家乡的虞山,古名叫乌目山,因形状像一只卧牛,所以又称卧牛山。卧牛的牛头上有座亭子名叫“辛峰亭”,人们形象地说:辛峰亭是卧牛头上的牛角哦!辛峰亭位于虞山东岭之巅,沿着仲雍墓和言子墓道或盘山公路可以直接上去。
我和妈妈沿着仲雍墓和言子墓道往山上走,远远的就看见了辛峰亭,辛峰亭整个儿是黄色的,呈六角形,砖木结构,单间重檐,攒尖顶、外观两层、飞檐翘首,小巧玲珑的,好看极啦!
我们来到辛峰亭里,只见辛峰亭的内壁有一块石碑,石碑上有一头像,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模模糊糊了,头像上方有几个同样模模糊糊的字,我看清了几个大字“许真君像”。那下面刻着的那些密密麻麻斑驳不清的字一定是纪录了许真人治蛟龙的经过吧。
相传,宋代开宝年间,有一个十五四岁的放羊娃,经常到这山坡上来牧羊。
有一天,放羊娃又上山坡上来牧羊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下起雨来了。放羊娃便躲在一棵大树下避雨。忽然,从山包上下来七个小人,这小人不足两尺,光秃秃的头,有眼无眉,有洞无鼻,有嘴无牙。
“你们是什么怪物?”放羊娃惊叫道。一个腰缠红布头的小人说:“我们是这儿的蚯蚓,在这儿的山坡上受日月精气已经有五百年了。现在只要到大海里去,我们就可以变成蛟龙,一成蛟龙,我们就可以翻江倒海,吞云吐雾,上可升天,下可入地。但这儿离大海太遥远,所以,请你把我们带到大海里去吧!”放羊娃答应把他们送到大海里,于是,把它们装进一个瓦罐里。然后,日夜兼程,把他们带到了大海边,拿出罐子把他们到入大海,顷刻间,巨浪翻滚,波涛中探出七条蛟龙来,向放羊娃点头致谢。
过了几天,虞山山坡上忽然电劈雷鸣,洪涛滚滚。洪水冲毁了田地,冲垮了房屋。七条蛟龙瞪着铜铃眼,头顶水牛角,在洪水中见畜牲就吃,见人就吞,放羊娃的羊也被叫龙给吃了,放羊娃叫苦不迭。
一天,一个老头来到了虞山脚下,这老者背着斗笠,肩上插着把剑,腰间吊着个葫芦,手拄竹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口中则吟诵:
“云游数十载,解人于危难。乐矣不知老,忘却甲子年。”这个老者就是许真人,他从小学过法术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总是解人危难,救人疾苦。再说,放羊娃因助蚯蚓变蛟龙,所以正在找能治蛟龙的人。这日,他遇上了许真人,便叫许真人去收复蛟龙,后来许真人轻而易举的就把七条蛟龙收复了!
不知不觉,我们走出亭子,极目远眺,望见山前的尚湖,又能远眺东南的昆承湖,难怪在南宋嘉泰初始建时取名为“望湖亭”;登临送目,视野开阔,湖、田、城尽收眼底,难怪南宋嘉定三年又改名为“极目亭”;此亭后来几没荒野,一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新建此亭,因建在城的西边,按照天干地支方位,取名“辛峰亭”。今天这亭看起来虽然有点破落,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登临的心情,临风远眺,尽收眼底的虞城山水,让我感受到了常熟青山秀水,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美好前景。
历史文献的记载,民间的传说,都给这辛峰厅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这是真蛟之亭,是常熟古城的幸运之亭。那些文人墨客到此,极目西湖(即尚湖),眺望虞城风光,无不激情抒怀。徐次峰的《极目亭》有“几点归舟破暮烟,数行雁字落霞边。”明代诗人谢肃晨登极目亭,有“虞山积翠横东海,上有岩绕极目亭。井屋鸡鸣穿晓雾,石潭龙影落秋螟。”
如果你在傍晚时分,登临辛峰亭,夕阳西下,辛峰亭沐浴在霞光中,黄墙碧瓦,更显其优雅。在辛峰厅中远眺西湖(即尚湖),浮光掠影、白帆点点、雾气似轻纱飘忽。当夕阳西下,霞光退尽、古城万家灯火,那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把古城装扮得分外妖娆。而辛峰亭也在五彩灯光中闪烁,与虞山门相互辉映,成为古城的一部分。有道是:
“古城虞山十八景,
遥看辛峰夕照亭。
秀丽风光无限好,
青山绿树景中情。”
我们家乡的虞山,古名叫乌目山,因形状像一只卧牛,所以又称卧牛山。卧牛的牛头上有座亭子名叫“辛峰亭”,人们形象地说:辛峰亭是卧牛头上的牛角哦!辛峰亭位于虞山东岭之巅,沿着仲雍墓和言子墓道或盘山公路可以直接上去。
我和妈妈沿着仲雍墓和言子墓道往山上走,远远的就看见了辛峰亭,辛峰亭整个儿是黄色的,呈六角形,砖木结构,单间重檐,攒尖顶、外观两层、飞檐翘首,小巧玲珑的,好看极啦!
我们来到辛峰亭里,只见辛峰亭的内壁有一块石碑,石碑上有一头像,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模模糊糊了,头像上方有几个同样模模糊糊的字,我看清了几个大字“许真君像”。那下面刻着的那些密密麻麻斑驳不清的字一定是纪录了许真人治蛟龙的经过吧。
相传,宋代开宝年间,有一个十五四岁的放羊娃,经常到这山坡上来牧羊。
有一天,放羊娃又上山坡上来牧羊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下起雨来了。放羊娃便躲在一棵大树下避雨。忽然,从山包上下来七个小人,这小人不足两尺,光秃秃的头,有眼无眉,有洞无鼻,有嘴无牙。
“你们是什么怪物?”放羊娃惊叫道。一个腰缠红布头的小人说:“我们是这儿的蚯蚓,在这儿的山坡上受日月精气已经有五百年了。现在只要到大海里去,我们就可以变成蛟龙,一成蛟龙,我们就可以翻江倒海,吞云吐雾,上可升天,下可入地。但这儿离大海太遥远,所以,请你把我们带到大海里去吧!”放羊娃答应把他们送到大海里,于是,把它们装进一个瓦罐里。然后,日夜兼程,把他们带到了大海边,拿出罐子把他们到入大海,顷刻间,巨浪翻滚,波涛中探出七条蛟龙来,向放羊娃点头致谢。
过了几天,虞山山坡上忽然电劈雷鸣,洪涛滚滚。洪水冲毁了田地,冲垮了房屋。七条蛟龙瞪着铜铃眼,头顶水牛角,在洪水中见畜牲就吃,见人就吞,放羊娃的羊也被叫龙给吃了,放羊娃叫苦不迭。
一天,一个老头来到了虞山脚下,这老者背着斗笠,肩上插着把剑,腰间吊着个葫芦,手拄竹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口中则吟诵:
“云游数十载,解人于危难。乐矣不知老,忘却甲子年。”这个老者就是许真人,他从小学过法术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总是解人危难,救人疾苦。再说,放羊娃因助蚯蚓变蛟龙,所以正在找能治蛟龙的人。这日,他遇上了许真人,便叫许真人去收复蛟龙,后来许真人轻而易举的就把七条蛟龙收复了!
不知不觉,我们走出亭子,极目远眺,望见山前的尚湖,又能远眺东南的昆承湖,难怪在南宋嘉泰初始建时取名为“望湖亭”;登临送目,视野开阔,湖、田、城尽收眼底,难怪南宋嘉定三年又改名为“极目亭”;此亭后来几没荒野,一直到明代万历年间新建此亭,因建在城的西边,按照天干地支方位,取名“辛峰亭”。今天这亭看起来虽然有点破落,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登临的心情,临风远眺,尽收眼底的虞城山水,让我感受到了常熟青山秀水,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美好前景。
历史文献的记载,民间的传说,都给这辛峰厅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这是真蛟之亭,是常熟古城的幸运之亭。那些文人墨客到此,极目西湖(即尚湖),眺望虞城风光,无不激情抒怀。徐次峰的《极目亭》有“几点归舟破暮烟,数行雁字落霞边。”明代诗人谢肃晨登极目亭,有“虞山积翠横东海,上有岩绕极目亭。井屋鸡鸣穿晓雾,石潭龙影落秋螟。”
如果你在傍晚时分,登临辛峰亭,夕阳西下,辛峰亭沐浴在霞光中,黄墙碧瓦,更显其优雅。在辛峰厅中远眺西湖(即尚湖),浮光掠影、白帆点点、雾气似轻纱飘忽。当夕阳西下,霞光退尽、古城万家灯火,那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把古城装扮得分外妖娆。而辛峰亭也在五彩灯光中闪烁,与虞山门相互辉映,成为古城的一部分。有道是:
“古城虞山十八景,
遥看辛峰夕照亭。
秀丽风光无限好,
青山绿树景中情。”
看了常熟,我的故乡系列习作(9)—...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 2020-06-09 …
如今的城市高楼林立,有些不遵守公共道德的居民,经常把垃圾类的物体从楼上往下抛,从而造成严重伤人事件 2020-06-22 …
谁记得高中语文课本《登柳州城楼增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前面那首诗是什么?好像是首七言律诗 2020-06-23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 2020-06-28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 2020-06-28 …
城市里楼房耸立,高空抛物非常危险,据报道,一个30g的鸡蛋从18楼高处抛下,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如 2020-06-29 …
题金陵渡与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在视角和描写手法上有什么不同《题金陵渡》:金陵津度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2020-11-03 …
关于古诗鉴赏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 2020-11-13 …
阅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完成后面的题目。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 2020-11-13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各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 2020-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