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荀子并没有迷信或畏惧于“天”,而是把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荀子并没有迷信或畏惧于“天”,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荀子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的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天”来左右和预兆的.正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要做的就是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
--刘蔚华《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
普罗塔戈拉在《论神》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他主张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荀子和普罗塔戈拉的天人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天人思想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以及在东西方思想发展中的影响.
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荀子并没有迷信或畏惧于“天”,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荀子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的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天”来左右和预兆的.正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要做的就是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
--刘蔚华《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
普罗塔戈拉在《论神》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他主张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荀子和普罗塔戈拉的天人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天人思想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以及在东西方思想发展中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材料“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荀子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的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天’来左右和预兆的.正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要做的就是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可以得出荀子的天人思想是明天人之分、天人合一;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天行有常);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依据材料“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他主张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可以得出普罗塔戈拉的天人思想是怀疑神灵;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2)第一小问的背景,结合所学荀子和普罗塔戈拉所处的时代,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可.即共同背景是政治改革对旧秩序的破除;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思想界活跃和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荀子的思想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改造自然不能过度,不能破坏自然环境.普罗塔戈拉的思想冲击了传统神学对人们的束缚,具有启蒙作用.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和自由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
故答案为:
(1)思想:荀子:明天人之分、天人合一;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天行有常);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普罗塔戈拉:怀疑神灵;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2)共同背景:政治改革对旧秩序的破除;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思想界活跃和科学技术进步.
影响荀子: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改造自然不能过度,不能破坏自然环境;普罗塔戈拉:冲击了传统神学对人们的束缚,具有启蒙作用.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和自由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
(2)第一小问的背景,结合所学荀子和普罗塔戈拉所处的时代,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可.即共同背景是政治改革对旧秩序的破除;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思想界活跃和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荀子的思想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改造自然不能过度,不能破坏自然环境.普罗塔戈拉的思想冲击了传统神学对人们的束缚,具有启蒙作用.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和自由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
故答案为:
(1)思想:荀子:明天人之分、天人合一;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天行有常);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普罗塔戈拉:怀疑神灵;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2)共同背景:政治改革对旧秩序的破除;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思想界活跃和科学技术进步.
影响荀子: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改造自然不能过度,不能破坏自然环境;普罗塔戈拉:冲击了传统神学对人们的束缚,具有启蒙作用.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和自由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殷商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进来下载舟覆舟中,反映了荀子的“仁政”思想,文中表明这一思想的句子是.()为论证此观点文中主要使用了 2020-03-31 …
在《马骇舆》中,体现荀子的“仁政”思想的是哪句话(一句),运用了什么作为论证原文马骇舆,则君子不安 2020-04-09 …
英语翻译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尔/玉)(一个 2020-06-26 …
苏洵在本文中说:“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 2020-07-26 …
王畿说:“不论在此在彼,在好在病,在顺在逆,只从一念灵明,自作主宰,自去自来,不从境上生心……便是真 2020-11-02 …
并力西向的并什么意思 2020-11-07 …
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 2020-11-11 …
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 2020-11-28 …
呜呼!,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荀《六国论》) 2020-11-28 …
2009年2月11日武汉召开的“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工作调度会,要求年内将在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建设示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