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①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 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② 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1)

画线句①指的具体时间是________,所指的具体事件是________。

(2)

不改变句子的基本结构,将画线句②的主干抽出:________

(3)

加粗的“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  ]

A.

中国女子的勇毅

B.

中国女子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

C.

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D.

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4)

“为之感叹”的“之”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5)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1925年 女师大学潮;2.事实为明证;3.C;4.中国女子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5.歌颂中国女性的伟大,指出“三一八”烈士死难的意义。;
解析:
(1) 本文写于1926年,据此推知“去年”当为1925年,结合原文,作者认识刘和珍等人时的背景,可知“事件”是“女师大学潮”。 (2) 寻找主干即主语、谓语、宾语。“事实”为陈述对象,前面的作定语,“为”表判断,是谓语。“中国女子……没有消亡”作“明证”的定语。将定语等修饰成分去掉即主干。 (3) 本段文字意在指出惨案中女子死难的意义,这意义就在上文中结论部分,即事实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不会消亡。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此”承哪句而来,从中寻找出其指代内容。 (4) “之”字紧承上文而来,在上句的转折强调部分,可以看出作者是为女子们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所折服。 (5) 本段文字一是作者的感叹,是对女性的颂扬;二是评价了死难的意义。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①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画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哎呀,大侄子,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我识那两个半字儿,怎么会  2020-04-07 …

狮子的来源中国是没有狮子的,这里的狮子是指我们现在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狮子.古人创造出狮子这个词,指  2020-04-26 …

燕子阅读答案1文中画线语段中有一句与另外三局不连贯 改写(不改变原意)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  2020-05-14 …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不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  2020-05-16 …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  2020-05-16 …

随着广场舞的兴起,一些老年人日益喜欢跳舞。作为子女,如何对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待父母这种爱好呢?你认  2020-05-17 …

英语句子,越长越好写一个英文的句子,越长越好.不要著作里的句子,越平常的句子越好,不要无厘头的.截  2020-05-21 …

孔子有没有说过.请问孔子有没有说过:“不管你去何处,去的时候用全心“?这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但是看  2020-05-23 …

下面这句孔子的名言出处是哪里?在一个英文课件上看到这样一句话IhearandIforget,Ise  2020-06-04 …

寻找孔子的这句名言记得孔子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我没有听说过孝顺的人会不敬君主,没听说过对朋友义气  2020-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