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目送龙应台(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
| 目送 龙应台 |
| (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2)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眼光和我凝望的视线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3)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 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 。很明显地,他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4)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5)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6)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 (7)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8)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9)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10)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1)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12)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注:华安为作者龙应台之子。 1.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出华安在儿童、少年、青年三个不同时期和“我”分别时或同路时的表现与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两句话的深层含意。 ① 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 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不断回头,依依不舍;照例拥抱,感情勉强;行同路人,紧闭心扉。 2.①表现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 ②写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弱小,为下文写他长大后内心的闭锁、渐行渐远作铺垫。(或:与后文对比,为...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盼望艾青改写我是这么写的一个同学说:我最爱听校园清晨铃声,叮铃铃响起,那是老师,带领我们向知识殿堂 2020-05-13 …
怀念巴金文中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说明巴金在文学上影响巨大 2020-06-08 …
司马光与司马迁并称“史界两司马”,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学上影响极大 2020-06-10 …
这篇作文好吗?我从上学开始,究竟上了多少堂课,我无法算清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堂数学课.那天上午 2020-06-30 …
五年级暑假作业本上七个“才”的意思1、下课铃响过足足五分钟才下课2、我才不吃那一套3、那才糟呢4、 2020-07-08 …
“丁零零……”放学的铃响了,同学们像潮水奔向校门口…… 2020-07-12 …
一个电路,只闭合一个开关,灯亮铃不响;只闭合另一个开关时,铃响灯不亮,若都闭合()A.铃响灯不亮B 2020-07-12 …
某同学学习电路后设想如下:将一条很细的电线围在羊圈上,当羊在羊圈里,电灯亮,电铃不响;当有羊离开羊圈 2020-11-11 …
八(1)班下节课是到音乐教室上课,这个班的同学应该()A.听到上课铃响后,匆匆忙忙跑去音乐室上课B. 2020-11-27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与司马迁并称“史界两司马”,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