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各题。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各题。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康先生”。这个 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 做康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康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彻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 ,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7.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文绉绉:
(2) 庶祖母:
8. 第一段画线句中,“我” “羞愧”的原因是什么?
9. 第二段中说“我” “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可后文又写到十一二岁时做戏的情景,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10. 在描写“组织戏剧班”一段中运用“居然”一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11. 文章标题是“我的母亲”,可文章开头只字未提母亲,只写了童年生活。写童年生活片断对表现“我的母亲”有什么作用?
7. (1) 文雅的样子。
(2) 庶,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文中指祖父的妾。
8. 因为“我”觉得这样大失“先生”的身份。
9. 不矛盾。前句中“可算是”并不表示绝对,是“可说是”之意,而且“我”做戏通,常也只是文角,所以不矛盾。
10. “居然”写出儿童天性的不可泯灭,终于能够冲破层层束缚“活泼” 一回。
11. 一是表现母亲因我身体弱对我的要求的影响;二是表现母亲为我身体健康所做的“健心”的引导;三是为下文母亲的教诲作铺垫。
我的舌尖在小时候有一点损害,长大发音不准,我在小时候上火,把舌尖咬掉一点,舌头是个“M”形,最前面 2020-07-22 …
对下面这段文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 2020-07-2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 2020-11-22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各题。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2020-11-22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mán)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 2020-11-22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的母亲(节选)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 2020-11-22 …
英语翻译1.我们班长建议讨论这个题目2.你介意我在这里抽烟吗3.他否认犯了一个错误4.我不能想象和他 2020-11-23 …
关于这段文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 2020-12-06 …
对下面这段文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 2020-12-06 …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双写请问应该在什么已知条件下使用双写加ing?就是使用双写.例:running还请给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