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1

题目详情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以货币的形式取回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②货币产生前是物物交换,不存在风险。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商品生产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才能用这笔钱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而商品能否顺利交换回货币,要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商品的质量、人们是否需要等。否则,就会卖不掉。因此,“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一次惊险的跳跃。③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地把商品换成货币,把商品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否则,就意味着白白付出了劳动,自己需要的商品买不回来,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因此说,从商品到货币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④这“惊险的一跳”会促使商品生产者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2)不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解析:

理解本题设问,要从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从商品交换的发展来看,在货币出现以前,交换是以物易物,是一种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就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有三点区别:①前者是物与物的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商品”;后者是以纸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②前者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后者则在货币产生后才出现。③前者买和卖同时进行,双方满意就可成交;后者买和卖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分离的,这会给商品经济带来一系列矛盾。了解二者区别再去看设问(1),问题就会豁然开朗。?

看了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假设4份货物要分给3个快递员,那么总有一个快递员至少要接到()份货物.这题都知道是2,但是1为什么  2020-04-08 …

书裂开了用英语怎么说?裂开了就是摔书把书中间摔了个缝那种.但书还没完全裂开~  2020-05-13 …

有一批货,如果月初售出,可获利1000元,并可将本利和再去投资,到月末获利1.5%;如果月末售出这  2020-05-23 …

1.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存货范围的有()?A、委托加工材料B、在产品?C、顾客已交款并开出提货单  2020-06-16 …

摔倒的老人应不应该扶起今天接到辩论赛的题目,我方是摔倒的老人不应该扶起,请问这个辩题该如何去边,当  2020-06-24 …

英语翻译我们已按照您之前的日期确认,预定了仓位,现在货物已经生产完成了,准备提货装船,但从货代处得  2020-07-10 …

关于提存案例分析某药店业务员尹某(甲方)到某药厂(乙方)购买了一批新产品某中成药,总价款7800元  2020-07-16 …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我们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但货币的形成和发展并没  2020-11-07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A.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金银固定地充当  2020-12-03 …

小海去商店买了一双新袜子,回来后发现袜子上有个洞,于是去找售货员询问,售货员非但没退货而且理直气壮的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