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永不停歇的接力作文

题目详情
永不停歇的接力 作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共产党”——像太阳一样神圣的名字,如果能在他的光辉下把我映衬出小小的光芒,我该有多么的骄傲荣耀。因为我就是党员的后代。

时间的步伐不停地向前奔走着,一个个光辉的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方志敏、王进喜、杨利伟……他们为了挽救国家安危,上下求索;为了祖国富强繁荣,前赴后继;为了实现民族振兴,鞠躬尽瘁。

在我的身边就出现了许多这样的人物,他们也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

九旬高龄的太爷爷曾是共产党的一名通讯员,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无数次的传递着至关重要的信息,为队伍的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契机。当又一次执行任务时,却不幸被发现,为了能及时准确地把消息传递出去他艰难地与鬼子周旋,虽身负重伤最终却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为那次反击敌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的身上也留下了永久的伤痛。

学问不多的太爷爷没有贪恋城里的高官厚禄,解放后毅然带着全家回到了农村老家,要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家乡的土地。深受他思想影响的爷爷从小就懂得共产党人应该处处、时时为他人着想。他也一直这样做着,也因此被选为村支书,成为了全村百姓的领头人。上任后的爷爷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善百姓的困苦生活。为了改变村民的生活质量,他不停奔波搜集信息、考察项目。为大家设计了许多致富的方法,是百姓的生活如开花的芝麻——节节高。一个雨后的早晨,爷爷一个人沿着田梗走着,看到泥泞的路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么大的麻烦,决心为百姓修一条方便路,让大家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说干就干,他立刻召集来全村父老乡亲,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拍手称快。为了鼓励群众们的积极性,爷爷身先士卒,重活累活他抢先,脏活苦活他抢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工地,一直忙到家家灯火通明。再他的带领下,道路很快就修成,老百姓能在干净便捷的环境中生活,个个喜笑颜开,口中不停地夸着爷爷,夸着共产党。可是,停不下来的爷爷没有休息,又在考虑着如何给村民们带来更大的甜头。然而,爷爷却在一次考察项目中因车祸而殉职——那时,他才年仅56岁。

爷爷去了,可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在继续往下传着。爸爸接过了他的接力棒。为了报效祖国,18岁,他参军来到了祖国的大西北,艰苦的条件没有吓着他,恶劣的环境没有击倒他,他努力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2010年,正在服役的爸爸随部队加入到了玉树地震的救灾中,强烈的高原反应使他几近晕倒,高强度的体力付出让他筋疲力尽,曾经他差点被余震埋在废墟下……然而,他毅然克服了种种困难,与战友们在废墟中挖出了一个又一个等待着他们的人。而这些我和妈妈却是在他重返部队之后才知道……当我在电话里心有余悸的埋怨时,爸爸却淡淡的说:“我是个军人,是个共产党员,这是我分内的事,是我应尽的义务。”从电视上我看到从废墟中被救出来的灾民们那张张慌乱却又充满希望的脸时,我的心中由衷的升起了一种自豪,因为那里留有我爸爸的余温……

我家的党员们在倾其所有地付出着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他们如一个个小小的浪花,在充盈着历史的长河,为大江的滚滚向前流淌奋斗者、奉献着。我——一个党员的后代,将接过这根红色的大旗,把这个优秀传统继续传承下去,为中国再创辉煌添彩抹墨。因为我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最伟大的选择。

看了永不停歇的接力作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接力区长20m。甲同学以8m/s的速度匀速  2020-05-17 …

一个物体套在光滑圆环上做圆周运动,他的合力是永远指向圆心的吗?圆环对这个物体的受力是什么样的方向指  2020-06-05 …

建安,正始,太康,永嘉,元嘉,永明,各指哪朝代哪皇帝的年号?它们的起止各在哪一年?而文学史上的建安  2020-07-07 …

“阻碍我们进步的,并非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①创新是民族  2020-07-24 …

关于永州的语文题征稿启事①“文化永州沙龙”是推介永州文化的自由论坛。②在这里。你可以领会到永州厚重  2020-07-29 …

16(2015•黄冈)[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材料一:“打虎”“拍蝇”“猎狐”齐发力,周永康、徐才厚、令  2020-11-07 …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材料一“打虎”“拍蝇”“猎狐”齐发力,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接连被  2020-11-07 …

“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语言是那么脆弱无力,文字与感觉永远有隔阂”的意思如同“当你真正爱  2020-11-30 …

外太空的发电机问题问一下各位,假如在外太空安置一台发电机,用永磁铁使转子和定子相斥,以保持互不接触,  2020-12-06 …

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A.文化创新B.文化传播C.文化积累D.文化生产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