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母亲的心》。(17分)⑴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⑵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
阅读《母亲的心》。(17分)
⑴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⑵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⑶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⑷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⑸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⑹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⑺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⑻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⑼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⑽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请依据提示,在括号中补全 ⑴~ ⑼段的主要情节。(3分)
我”想吃螃蟹——( )——( )
——母亲捞起螃蟹—— ( )
2.阅读文章⑴~⑷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分)
3.第⑻段画线属于 描写,它的作用是 (4分)
4.阅读第 ⑼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2分)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2分)
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3分)
1.光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亿米,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5亿千米.这样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 2020-04-11 …
照样子,扩写句子.例:阳光照着山村.(金色的)阳光(暧暧地)照着山村.1、小星星闪着光.2、溪水向 2020-05-16 …
光明的心曲 1.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十二段在文中的作用3.“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 2020-05-17 …
物理问题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束,通过一偏振片时,随着偏振光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的转动,透射光的强 2020-06-14 …
光的漫反射与反射1.黑板反光.黑板发生反射.字发生反射.2.小明拿着一个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地面照射, 2020-06-23 …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三条2.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 2020-06-30 …
下面两组句子中,你喜欢那一句,为什么?第一组:1.她的头发多的出奇,密密的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 2020-07-10 …
试电笔氖管为什么会发光?书上说,火线与大地构成通路,使它发光,但我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怎 2020-07-29 …
光的传播距离1)光的最大传播距离是多少?2)在水中呢?3)为什么手电筒发出的光到了一定距离就看不清 2020-07-30 …
1.光的色散可逆吗?2.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