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谁先看见村庄黄建国她们回来了。她们不久将会看见自己的村庄。几分钟以前,长途汽车“嘎”一声停下,她们从窗口扔下大包小包,匆匆挤出车门。汽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谁先看见村庄
黄建国
    她们回来了。她们不久将会看见自己的村庄。几分钟以前,长途汽车“嘎”一声停下,她们从窗口扔下大包小包,匆匆挤出车门。汽车重新启动,拖一股白烟,拐过沟岔不见了。一会儿,她们要跨过于涸的沟川,沿着对面那条蜿蜒的小径爬上去,然后,就能看到她们的村庄了。她们从南方赶回来过年,带着一大堆颜色鲜艳的包裹行李。
    她们站在路边四下张望。才五点钟刚过,太阳就已经看不见了,只在西边的沟坡上残留一一些余晖。沟川里静得很,雾气弥漫,既朦胧又透明,让人觉得恍若幻影神秘莫测。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这村庄,沟川,羊肠小道,曾经那么执拗地,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她们遥远的异乡的梦里出现过。
    她们不急于爬沟。她们需要平息一下心情,定一定神。再说,她们后头还要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先爬上沟坡,第一个看见村庄。这是她们的约定。
    现在,她们走到了沟川的西边,抬头打量那条像被野风吹得弯弯曲曲的灰布带一样的路。就是它,那么亲切地通向坡顶,通向她们的村庄。
    “我不知道为啥一点儿也不激动,”她们中的一个说,“我想我们应谈是激动的呀。你说这事为啥呀,二亚?”
    二亚说:“你鬼迷心窍!我的心扑通扑通乱跳哩。你想想,为了省路费,咱们去年就没有回来,快两年了啊。我不知道我一走进家门会是啥情景,先叫爷还是先叫妈?”
    不叫二亚的姑娘没有应声。她感到领口和袖口那儿有些冷。刚下车的时候,凉风扑面,怪舒服的;现在,这风突然间又凶又硬,冷飕飕的。内衣好像还沾了汗,贴在身上,风灌进来,说不出的难受。她左右拧一拧身子,把脖子往下缩了一大截。
    “你看你,”二亚说,“到家门口了反倒没个形了。”
    “我冷。”她说。
    二亚也感到了冷。她伸出去试一试风。她把双手举到面前,翻看自己的手心手背,然后往手心里呵了一口气儿。
    “我不想看见我妈的手裂的口子,”二亚说,“我妈每年冬天两只手都裂成了锯齿,她整天痛得吸溜吸溜的。”
    不叫二亚的姑娘也张开自己的手指看。
    “我想哭。”二亚说。她佯装成哭的样子,啊呜了一声,但她马上又嘲笑自己说:“我这是干吗呀,神经兮兮的。”这时候她担心起另外一些问题来。
    “咱们寄的钱,家里会不会没收到?”
    “不会。”不叫二亚的姑娘说,“咱们回去后翻开本子一笔一笔查对。”
    “会不会有人认为咱们不干净?”
    “你真能瞎操心。谁干净不干净在脸上会写着字?”
    “众人口里有毒哩,硬把白的说成黑的。”
    不叫二亚的姑娘有些不耐烦,她哼了一句歌词作为回答:“白天不懂夜的黑。”然后她说:“我要唱歌。”然后她扭动屁股,怪声怪调地唱起来:“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
    “我也唱。”二亚说,“唱完咱们爬坡。”她看见太阳在东沟坡上只剩一点儿蜡烛光的颜色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她们唱歌。她们的歌声一高一低,在沟川里被凌厉的风撕扯得七零八落,实在不成什么调子。
    “呀,”二亚说,她突然位了声,“我们的脸!”
    不叫二亚的姑娘愣着。二亚顿了一下脚:“我是说咱们嘴唇上的口红,还有描的眼影!”
    不叫二亚的姑娘说:“你多漂亮啊。”
    二亚说:“我给你说正经的呢。我这个样子怕我妈认不出来,说我是个妖怪。”不叫二亚的姑娘哑了声。她看着二亚。她们互相看着。她们以前没想到这会是个问题。她们每天都要化化妆的,包括在拥挤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汽车上。
    “一定得擦掉。”二亚说。
    她们开始找纸巾。但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和小包,也没有找出一片软一点儿的纸。她们带的纸巾一路上大手大脚地用光了。她们甚至用纸巾擦火车的茶几和汽车的玻璃,还擦了几次鞋,惟独没想到最后会用它来清除嘴上的口红。她们低头四处探望,希望能看见-汪水。但是,没有。沟川是干的。她们盯住自己的衣服,可她们舍不得橘黄色和天蓝色的外套上不同颜色的斑迹。她们快要恨死自己了。
    “我说,咱们吃了它。”她们用唾沫把嘴润湿,拿牙齿啃上唇,再啃下唇,让舌头转了一圈儿,又转了一圈儿。她们把唾沫吞下去,又呸呸吐出来,沾在手指上擦拭眼影。不叫二亚的姑娘说:“呀,咱们的口红不高档,吃下去怕会有毒。”
    “不管她,”二亚说,“这个不重要。毒不死人。”
    她们擦呀,抹呀,脸上已麻麻的,只是不知道此时脸上的样子。她们互相看也看不清,因为太阳早已熄灭了。她们想着这么一弄她们的脸就很本色了呢。
    “呀,天都黑了,”她们说,“咱们快爬吧,看谁先看见村庄。”
    黑夜像汹涌的黑水淹没了她们。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这篇小说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人物之间强烈的矛昏冲突,是一篇平淡无奇的作品。
B.“谁先看见村庄”既是“她们”比赛的内容,也表现了“她们”对家乡的眷念,还暗示“回家”是她们一个永远的期待。
C.“她们”用纸巾擦火车上的茶几和汽车玻璃,还擦了几次鞋,这一情节表明“她们”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城市文明中。
D.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手法来刻画“她们”,小说中以“她们”作为主人公的代称,暗示了平凡的“她们”具有普遍性,写的是小人物却有沉重感。
E.这篇小说具有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人生况味,渗透着现实主义的苍凉之美。
(2)请从手法、结构、意蕴等方面对文章末尾划线的句子“黑夜像汹涌的黑水淹没了她们”进行赏析。
(3)作者安排“她们”擦掉口红和眼影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她们”是在南方谋生的农村姑娘,她们身上充满了城乡矛盾,结合全文探究“她们”矛盾的思想性格和普遍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错误;“是一篇平淡无奇的作品”错,应该是平淡中见波澜;C.不完全正确;“已经完全融入”不够准确;D.错误;没有肖像描写;
(2)手法上本句运用了比喻,“黑夜”比喻成“汹涌的黑水”,写出黑夜力量的巨大,将她们淹没;此处的“黑夜”象征着一种令人恐惧的力量,给她们带去未知的恐怖感;结构上,与前文照应,“太阳已经看不见了,只在西边的沟坡上残留一些余晖”“太阳在东沟坡上只剩一点儿蜡烛光的颜色了”“太阳早已熄灭了”构成完整的时间顺序;意蕴上,以此句作结,留给人悬念,她们究竟能否看见村庄,又能否真正“归家”,令人思考主题;
(3)情节上陡生波澜,让本来顺利的“归家”路延迟;形象塑造上写出她们既爱城市烙下的时尚印记,又思念须保持“本色”的乡村的矛盾,怕被家人骂妖精想擦掉化妆痕迹,心思淳朴,以及擦掉化妆便以为自己回归了乡村本色,有些天真;主题表达上突出她们不属于城市,但想“回家”却又不再“本色”,这种矛盾使她们可能无法真正“归家”,令人深思出路在何处;
(4)“她们”“为了省路费,咱们去年就没有回来”,可见她们依然保持着乡村节俭的习惯,但“带的纸巾一路上大手大脚地用光了”“甚至用纸巾擦火车的茶几和汽车的玻璃,还擦了几次鞋”,可见她们也有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她们”每天都化妆,从她们舍不得用漂亮外套来擦口红和眼影和“你多漂亮啊”可看出她们喜爱这种美丽,但但回村却怕被骂必须回归本色;她们爱故乡,挂念故乡的亲人,但却不得不在城市打拼,为给家里寄钱甚至两年不回家,十分心酸;她们以为自己能够“回家”,但习惯城市生活,向往城市美好的她们注定无法在乡村久留,然而城市也并不属于她们,城市边缘人何去何从,这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值得人们思考探讨;

答案示例:
(1)E (3分),B( 2分),C(1分);
(2)①运用比喻手法,将“黑夜”比喻为“汹涌的黑水”,形象地突出了黑夜力量巨大,将归家的“她们”完全淹没;(或者:运用双关,“黑夜”既实指天黑了,又象征一种看不见的巨大的力量,给人以无边的恐惧和未知的凶险之感)
②结构上,按时间顺序,水到渠成.从开头的“太阳就已经看不见了,只在西边的沟坡上残留一些余晖”到“太阳在东沟坡上只剩一点儿蜡烛光的颜色了”再到“太阳早已熄灭了”再到“黑夜”,首尾照应,结构自然;
③以景作结,意蕴丰厚.“她们”还未看见村庄,却已经被黑夜淹没,“她们”能归家吗?引人深思,含蓄地揭示了主题;(每点2分,共6分)
(3)①使情节有波澜;在“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中准备爬坡归家时情节陡生波澜,突然意识到化妆的“她们”回家会被认为是妖怪,擦妆的情节使“她们”归家的节奏再一次延迟放缓;
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担心化妆会被家人责骂,可见其内心淳朴;以为擦掉化妆就很本色了,可见其天真;
③使主题更深刻;“她们”回村前要先擦掉留有城市生活印迹的脸,否则很难被乡村接受;城市不是“她们”的归属,而“她们”已不再本色,乡村也难回去,“回家”只是她们心里一个温暖的回忆,“回家”永远在路上,引人深思;(每点2分,共6分)
(4)①“她们”既节俭又养成了城里人大手大脚的习惯;为了省路费两年没有回家,但又用纸巾擦火车茶几、汽车玻璃,甚至擦鞋;
②“她们”爱城市人的美丽而回到家乡为了免遭非议又要保持乡下人的本色;在城里她们涂口红、画眼影,每天都化妆,但回到村庄须回归本色;
③“她们”眷念故乡但又不得不在城市里打拼;故乡又不知多少次在她们遥远的异乡的梦里出现;但为了省路费,多给家里寄钱,不得不留在城里打工;
④“她们”游走在城乡的夹缝间,处在想做城里人而不得,想归家而亦难的尴尬境地;在这种城乡文化的碰撞中,“她们”矛盾的思想性格与生存现状让人心酸,具有普遍意义,引发社会思考.(每点2分,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