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回答下列题。1.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请回答:(1)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在对外贸易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回答下列题。
1.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请回答:
(1)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2)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性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生产茶、丝获利多,并逐渐掌握自己的命运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期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每包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量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
材料三: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据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材料四: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中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一望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
——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经济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棉制品及棉花进出口的变化情况。
(2)综合材料二、三、四,分别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中国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C.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品受到很大冲击
B.五口开始通商
C.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论语”“尚书”中第一个字怎么读?老师教的“论”“尚”各读2声和4声,但百家讲坛钱文忠讲三字经时读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 2020-06-2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身边站着的就是面包店的老板。他见我醒了 2020-06-2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身边站着的就是面包店的老板。他见我醒了 2020-07-03 …
阅读《咬文嚼字》一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 2020-07-24 …
高考语文成语题会不会考原意,请看下面举例①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 2020-11-27 …
读“人口与资源漫画图”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 2020-12-23 …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 2020-12-2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两倍 2021-01-1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两倍。B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