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我的老师(1)这是一个被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2)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不少,其中有一个老师

题目详情
我的老师    (1)这是一个被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
    (2)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不少,其中有一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3)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
    (4)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5)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文/莫言,有改动)
(1)王老师之所以令作者“终生难忘”,主要是因为两件事:
一是___,
二是___。
(2)联系具体语境,说说第(4)段中加点的词语“百感交集”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文章有多处照应,如前面说“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就与下文的“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相照应。试再举一例。
(4)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的主题为“讲故事的人”,本文即属于他讲的故事,你觉得他讲的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呢?(说出两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  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一、“我”怕影响别的同学午休赤脚进教室 ,王老师说我品质好;二、王老师的车胎已经很瘪的情况下驮着我行进了十几里路.
(2)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结合上文我辍学回家,在路上遇见我王老师“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可以明确“百感交集”因为:内心充满悲凉,表现了自己离开群体后的痛苦;感动于王老师对自己的公正、关心却无以为报;想回到学校读书而不得的无奈.
(3)照应是指一篇文章首尾或前后内容的关照和呼应.前面说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要与前面交代相合,使文章前后贯通,结构完整,中心突出.照应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首尾照应.二、多处照应.对于重点部分或主要内容多次呼应,互相补充或反复发挥,使中心更加鲜明突出.突出和强调了中心思想.照应,不是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内容的互相补充和发挥,使内容更充分,更完满,有助于文章中心思想的逐步深入和升华.文中“我短暂的学校生活”就与下文的“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相照应.
(4)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情节真实,人物形象丰满,语言通俗易懂.
答案
(1)“我”怕影响别的同学午休赤脚进教室 ,王老师说我品质好;二、王老师的车胎已经很瘪的情况下驮着我行进了十几里路.
(2)内心充满悲凉,表现了自己离开群体后的痛苦.(2)感动于王老师对自己的公正、关心却无以为报;(3)想回到学校读书而不得的无奈.
(3)“我短暂的学校生活”就与下文的“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相照应.
(4)情节真实,人物形象丰满,语言通俗易懂.
看了我的老师(1)这是一个被千万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00分追加看这段话写感受1.一个人没有目标,就没有实际行动,就更别奢望获得成果.成功的人最明显的  2020-06-24 …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  2020-07-02 …

一篇80字左右的关于梦想的英语作文,每个人都有梦想,写一篇80字左右的文章告诉我们你对将来有什么样  2020-07-17 …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我国是如何通过改革逐步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这  2020-10-30 …

李鸿章认为:“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时有识之士的行动是  2020-11-03 …

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上三大工人运动之一。工人  2020-11-10 …

《人民日报》社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指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统一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形成的统  2020-11-23 …

“张三写的文章”这一句法结构是否有歧义?若有,请分析原因我实在是看不出歧义之处,目前想到的是,张三与  2020-11-26 …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  2020-12-14 …

十四大党章将XXX和XXX这一目标写入总纲?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B社会主义现代化C四项基本原则D实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