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2分)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

题目详情

(12分)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人数,增长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因。(4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和劳动者的角度,分别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分)

②就业能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1分)

③大学生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生产力能够不断再生产。(1分)

④大学生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分)

⑤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1分)

(回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2)政府: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2分)

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2分)

劳动者:

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2分)

②要认清就业形势,提高自身素质,走好就业与自主创业之路。(2分)



分 析: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效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关于就业的意义,教材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进行表述,具体社会角度,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个人角度,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生产力能够不断再生产;进一步分析,就业的个人意义,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联系教材前后知识,就业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解读设问和材料,关于解决就业问题,设问行为主体限定在政府和劳动者,而关于政府和劳动者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教材有明确理论表述,具体即政府角度,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劳动者角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同时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状况,劳动者还应该认清就业形势,提高自身素质,走好就业与自主创业之路。


考点:
本题考查就业

看了(12分)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