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 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售其货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茹:蔬菜的总称。②燔:烧毁。③理:法官。④过听:听察案情有过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奉法理              循:遵守。
B.而出其家妇           疾:马上。
C.不其父              私:偏爱。
D.失刑则              刑:刑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嗜鱼,故不受也       若所为求若所欲
B.拔其园葵弃之        不迎自归
C.子治事矣            吾还也
D.子自以为有罪        海运将徙于南冥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直接表现三位循吏廉正无私的一组是______
①百官自正        ②受大者不得取小     ③以父立政,不孝也
④伏诛而死,臣职也 ⑤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⑥寡人亦有罪耶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公仪休因为学业品第高而担任了鲁相,他奉公守法按章行事,不允许官员与百姓争利,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哪怕是一条鱼。
B.公仪休认为自家织的布太好,会影响到普通百姓使他们无法卖出自己的货物,因而驱赶了妻子,毁掉了机器。
C.因为石奢追捕杀人犯而没有抓到,楚昭王认为他不必伏法;而石奢却坚持认为自己应该谨守为臣的职分,最终还是自刎而死。
D.晋文公以下吏有过不必责己为由原谅李离,而李离却认为平日做官有好处没有分给下官、有过失就推脱责任是不对的。
(5)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②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句译文:错判刑就要自己受刑.刑:处罚,惩治.
(2)C还是,语气副词.A.因为,连词;用,介词.B.然后,表顺承,连词;但是,表转折,连词.D.如果,连词;就,连词.
(3)①是侧面描写;③是表达孝情;⑥是文公的劝解语,侧面描写.
(4)C错在“石奢追捕杀人犯而没有抓到”,原文中“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说石奢抓到了杀人犯即其父,又放了.楚昭王说“追而不及”是为石奢开脱责任.
(5)①免,免官;故,所以.译为:如果因为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肯给我送鱼?所以我决不能收下.
②乃,竟然;其,自己的.纵,放了.译为:国相(他)追捕凶犯,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
③保民,安抚百姓;王,称王;御,抵御.译为:安抚老百姓而称王于天下,没有人能够抵御他.
 
答案:
(1)D
(2)C
(3)B
(4)C
(5)①如果因为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肯给我送鱼?所以我决不能收下.
②国相(他)追捕凶犯,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
③安抚老百姓而称王于天下,没有人能够抵御他.
 
文言文翻译
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他凭着才学优异当上了鲁国宰相.他奉公守法,依理办事,没有实行什么变革,百官的行为自正.使得领取俸禄的人不能和老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不准占小便宜.
有位客人送给公仪休宰相一些鱼,宰相不接受.客人说:“听说您喜欢吃鱼,就送鱼给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宰相说:“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不接受.如今我做宰相,能够自己买得起鱼;现在接受鱼而被罢官,谁又送鱼给我呢?所以我不接受.”
他吃了蔬菜觉得味道很好,就拔掉自己园子中种的葵菜,并且扔掉它们.他看见自己家里织的布质量很好,就马上把妻子打发走,烧掉自己的织布机,说:“要让农民和织妇到哪里去卖掉他们的货物呢?”
石奢是楚昭王的宰相.他坚毅正直,廉洁公正,不阿谀奉承、回避权贵.一次出行视察各县,路上有凶手杀人,宰相追上他,原来是他父亲.他放走了父亲,回来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向昭王报告说:“杀人的凶手,是我的父亲.如果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是不孝的行为;如果废弃法律纵容罪犯,是不忠的做法;我的罪过应当处死.”昭王说:“追捕罪犯,没有追到,不应该判罪,你还是去治理政事吧.”石奢说:“不袒护自己的父亲,不是孝子;不遵行君主的法律,不是忠臣.大王赦免我的罪,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是臣下的职分.”于是不接受赦免令,自杀而死了.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错了案情而杀了人,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处自己死刑.文公说:“官职有贵有贱,刑罚有轻有重.下属官吏有罪过,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官位交给下属;我接受的俸禄多,不曾分给下属好处.现在听错了话杀了人,却把罪过推给下属,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他辞谢文公,不接受赦免令.文公说:“你如果自认为有罪过,那我也有罪过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规定,错判刑就要自己受刑,错杀人就要自己偿命.您认为我能明察秋毫,判决疑案,所以派我任法官.如今听错了案情而杀人,应当判处死刑.”于是不肯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同样的权利B.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相同的义  2020-04-08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B、公民的一切权  2020-04-08 …

朱某利用职务之便卖官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一案例表明[]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  2020-06-30 …

朱某利用职务之便卖官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一案例表明()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  2020-07-12 …

上题同时告诫我们()A.公民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合法的权利和利益C.  2020-11-06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B.公民的一切权利都受  2020-11-27 …

下列说法中,体现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合一性的是A.享受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B.履行义务是享受权  2020-12-08 …

下列关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B.公民可以多享  2021-02-15 …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决定每个公民应该()A.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B.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  2021-02-15 …

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②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  2021-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