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伟大的证伪孙振华“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话被当成真理说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天,人们在澳大利亚的某个地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伟大的证伪
孙振华
“ 天下乌鸦一般黑 ” ,这句话被当成真理说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天,人们在澳大利亚的某个地方发现了白色的乌鸦,于是,真理变成了谬误。只要世界上存在一个例外, “ 天下乌鸦一般黑 ” 就是一个错误的陈述。提出 “ 天下乌鸦一般黑 ” 的人,原本是想说出一个真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被当成了真理,可是到了白乌鸦被发现的那天,证明这个说法不对,这种否定的证明就是证伪。
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波普尔,在他著名的 “ 证伪主义 ” 理论中,对真理有一个解释。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可能被证伪的理论,如果一个理论自满自足、颠扑不破,没有被证伪的可能,那它就不可能是真理。还有一个公论:沙漠里的鸵鸟,发现危险以后,便将头埋进沙里。这个说法是罗马历史学家普利尼奥最先提出来的,据说,他是欧洲第一个见到鸵鸟的人。后来,人们证明,鸵鸟之所以把头埋进沙子里,并不是因为躲避危险,而是在用嘴挖洞,准备孵蛋。这个已经成为公论的说法尽管被证伪了,但它曾经是真理,理由是它可能被证伪 ―― 事实上也的确被证伪了。所以 真理即过程,就是不断提出假说,不断被证伪的过程 。
最近,中国考古学界有一个重要的证伪,专家花五年时间得出结论,历史上的 “ 阿房宫 ” 其实并未建成。从 2002 年 10 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就开始对阿房宫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结果证实,阿房宫现存遗址只是没有建成的前殿,共 50 万平方米,相当半个平方公里。同时,考古发掘还证实了,这里并没有大火焚烧的痕迹,除了前殿遗址之外,就只有东汉的瓦砾。可见,历史上所有关于阿房宫的说法,只不过是在想像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关于阿房宫曾经有多少记载啊:所谓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的说法;司马迁《史记》中 “ 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 的记载;杜牧 “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 的形容,看来都是错误的。这些种种说法都已经被阿房宫遗址的发掘所证伪。
人类知识的进步,就是从不断的证伪中推动发展的。历史上有许多以讹传讹、添枝加叶的说法,通过证伪而逼近真相。前两年,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证实, “ 从太空的确看不到万里长城 ” ,这也是一个伟大的证伪,它破除的,也是人们心中的某些虚妄。只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说法被证伪了,往往让人觉得扫兴,甚至有点伤自尊。但是,证伪改变了传统的说法,纠正了谬误观念,敢于证伪和承认事实无论如何比不敢面对现实,自欺欺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摘自《深圳商报》 2007 年 12 月 24 日
6 .下列有关 “ 证伪 ”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只要世界上存在一个例外,就可以证明真理是一个错误的陈述,从而真理变成了谬误,这就是证伪。
B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当成真理的说法,后来通过事实证明不对,这种否定的证明就是证伪。
C .不断的证伪推动了人类知识的进步,通过不断的证伪,历史上许多以讹传讹、添枝加叶的说法将成为真理。
D .证伪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改变了传统的说法,纠正了谬误观念,它破除的是人们心中的某些虚妄。
7 .下列对 “ 真理即过程,就是不断提出假说,不断被证伪的过程 ” 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 “ 天下乌鸦一般黑 ” ,被人们在某个地方发现了白色的乌鸦所证伪,说明证伪是不断证明前人说法错误的过程。
B .如果一个理论自满自足、颠扑不破,没有被证伪的可能,那它就不可能是真理,因为真理就是事实上的确被证伪了的理论。
C .证伪是追求真理的组成部分,真理只有通过不断的证伪才能逼近真相。
D .被证伪的说法曾经都是真理,理由是它可能被证伪或者已经被证伪了。
8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 “ 沙漠里的鸵鸟,发现危险以后,便将头埋进沙里 ” 这一说法尽管被证伪了,但它还是真理,因为真理就是可能或已经被证伪的理论。
B .罗马历史学家普利尼奥是欧洲第一个见到鸵鸟的人,他也是最先提出 “ 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是为了躲避危险 ” 观点的人。
C .历史上所有关于阿房宫的说法,如所谓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的说法、杜牧 “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 的形容等等只不过是子虚乌有的东西。
D .证伪改变了传统的说法,纠正了谬误观念,这种敢于面对现实的做法与自欺欺人相比是巨大的进步。
9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 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是在用嘴挖洞,准备孵蛋 ” ,这一真理也有可能被证伪,因为没有可能被证伪的理论不叫真理。
B .航天员杨利伟证实从太空的确看不到万里长城,这一伟大的证伪,让中国人再也不会认为长城是一个奇迹。
C .历史上的 “ 阿房宫 ” 其实并未建成,这个中国考古学界逼近真相的重要证伪结论,可能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会是真理。
D .一个习以为常的说法被证伪了,往往让人会觉得扫兴,甚至有点伤自尊,是因为证伪是尊重事实而不讲情面的。
6 . C (以偏概全。原文第 2 段说 “ 历史上有许多以讹传讹、添枝加叶的说法,通过证伪而逼近真相 ” ,意思是说有些说法将通过证伪而成为谬误,有些可能成为相对的真理,而有些将非常接近真相,不能武断地说 “ 许多以讹传讹、添枝加叶的说法将成为真理 ” 。)
7 . B (将或然说成必然。原文第 2 段说 “ 真理就是可能被证伪的理论 ” ,而非已经或必然 “ 被证伪了的理论 ” 。 “ 被证伪了的理论 ” 就成为谬误,它是 “ 曾经的真理 ” 。)
8 . D (依据是第 1 段。 A 项混淆了概念, “ 它还是真理 ”“ 真理就是已经被证伪的理论 ” 表述错。它应是 “ 曾经的真理 ”
, “ 已经被证伪的理论 ” 就变成了谬误。 B 项把可能说成了肯定。原文第 2 段中只是 “ 据说 ” 他是欧洲第一个见到鸵鸟的人。 C 项偷换概念,原文第 3 段说那些说法是 “ 在想象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 ” ,并非所有关于阿房宫的说法是子虚乌有的东西。)
9 . B (无中生有。高考资源网原文第 4 段是说这一证伪破除了人们心中的某些没有事实根据的想法,而不能就此否定长城是一个奇迹。 A 项的依据是第 2 段 “ 真理就是可能被证伪的理论 ”“ 没有被证伪的可能,那它就不可能是真理 ” ; C 项的依据是第 4 段 “ 历史上有许多以讹传讹、添枝加叶的说法,通过证伪而逼近真相 ” 和第 2 段 “ 真理即过程,就是不断提出假说,不断被证伪的过程 ” ; D 项的依据是第 4 段。)
求亚瑟叔本华一句话的论述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 2020-05-16 …
各得其所,分歧,委屈 造句是分开造句的,不是一句字数多一点 2020-05-17 …
故地重游叹故景依旧故人难寻求后续两句表达出再见很难期盼故人善自珍重的意思每一句字数可以不一致先谢过 2020-06-16 …
有一首诗,在我脑海里有十年左右了,谁知道它出自哪里?“冰冰凉凉血,淑淑密密封,一赞射流水,一丈石桥 2020-06-29 …
下列没有使用对偶的是哪一句?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 2020-07-05 …
仿句(句子在内容里)帮帮忙,情节感人的作品,使人如痴如醉;旋律优美的句子;使人心旷神怡;(仿写一句 2020-07-24 …
一字口十八,一字十八口,口中有十八,十中有口。一句字,请回答。 2020-11-04 …
成语造句白头如新祸如萧墙厝火积薪造句,每个一句,字数不限.是祸起萧墙,不是祸如萧墙,打错了。祸起萧墙 2020-11-26 …
材料一: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诗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一个人饱读诗书,养成爱读书好 2020-12-12 …
南柯子忆旧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