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按人头收税)耳!”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按人头收税)耳!”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实乃甚于加赋……” ——摘自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材料三 “青苗钱”以常平籴本1400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四 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1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在统治阶级内部所面临的困境。(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6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不加赋而国用足。 (2)统治阶级内部的司马光等人,对王安石改革思想缺乏理解;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对。 (3)缺乏社会机制(或独立的银行、法律机构)的有效保障; 地方官员在实施中片面化简单化;以及部分官吏借机勒索百姓。 (4)从根本上讲,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远还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 |
第(1)问从材料一中找到王安石的话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要充分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材料一中反映出司马光在理财方法上与王安石有分歧,说明统治阶级内部对王安石变法的思想不一致;材料二中苏辙认为王安石“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明显是反对变法。第(3)问据材料三要注意提取信息的全面性。第(4)问要在材料四中找到中心语句,据中心语句回答。 |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马)光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2020-06-18 …
下列语句有重复累赘毛病的一项是[]A.你总算来了?我足足等了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B.这真是来者不善 2020-07-06 …
言吾善者,不足为喜;道吾恶着,不足为恶.出自哪里? 2020-07-12 …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不断完善 2020-11-08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来者不善, 2020-11-27 …
《论语》言简意赅、意蕴丰富,会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2020-12-06 …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不断完善 2020-12-09 …
下列语句有重复累赘毛病的一项是A.你总算来了?我足足等了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B.这真是来者不善,善者 2020-12-14 …
行善者不足以为政,依法者不足以自足.什么意思 2020-12-20 …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不断完善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