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切实加强财政支农力度,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6年,全国将取消农业税;到2008年将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清除歧视性规定,构筑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的长效机制。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同时,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农民辛苦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1)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党和政府坚持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结合材料谈谈国家“利农、扶农”的政策有何经济意义?
(3)试用内外因关系原理说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家扶持”与“农民辛勤劳动”的关系。
解析:
(1)①材料中的各种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注“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坚持民主执政,执政为民。(2分) ②我国政府实行一系列利农、扶农政策,正确履行了经济职能,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关注民生,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分) (2)①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有利于调节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分) ②国家免征农业税和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分) ③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以及平等的就业制度,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农村社会安定。(1分) ④国家实行一系列利农、扶农政策,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分) (3)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2分)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靠农民辛勤劳动,但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家政策的扶持必须通过农民的辛勤劳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取得良好实效。(2分)
记住乡思乡愁,建设美丽家园,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5年5月22日,威海旅游局在台湾举 2020-11-13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 2020-11-13 …
茶树阅读理解茶树的奉献我的家乡在福建松溪,茶叶是我家乡的特产.在我家后院的山上,便是一片美丽的绿色茶 2020-11-2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茶树的奉献我的家乡在福建松溪,茶叶是我家乡的特产。在我家后院的山上,便是一片美丽 2020-11-22 …
阅读短文,茶树的奉献我的家乡在福建松溪,茶叶是我家乡的特产.在我家后院的山上,便是一片美丽的绿色茶园 2020-11-22 …
(12分)农业部近日下发《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确定1100个乡村为全国"美 2020-11-27 …
同学们,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首先要做到爱家乡.我们身边一幢幢住宅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更加宽阔,我 2020-12-01 …
读福建省的城乡结构变化表,回答各题。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城镇人口(%)13.32 2020-12-01 …
你我共建美丽乡村农业部近日下发《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确定1100个乡村为全 2020-12-06 …
建设“两美嘉兴”,打造江南水乡典范,是嘉兴人民的新期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江南水乡典范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