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思想的冲突,传统与西化的相斥相纳,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迁基本上可以以18世纪作为分界线,18世纪
中西文化思想的冲突,传统与西化的相斥相纳,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迁基本上可以以18世纪作为分界线,18世纪的中国热将中国文化的魅力推向顶峰。之后,随着西方现代性的成熟,中国形象逐渐跌落,影响到西方人甚至中国人自己的“中国文化观”。
——王岳川《去中国化——18世纪以降西方现代性战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西方人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概括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在孔家思想统治之下,……中国文化的改变,至多只有皮毛的改变,没有彻底的主张。…… 一直到了民国四、五年以后,开始有了些人作了片断的个人主义言论 。
——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界有关中国文化发展道路论争文章目录(部分)
文章标题 | 发表时间 | 作者 |
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 | 1922年2月 | 张君劢 |
评中西文化观 | 1924年6月 | 杨明斋 |
怎样使中国文化现代化 | 1933年7月 | 陈高傭 |
全盘西化的理由 | 1934年 | 陈序经 |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 1935年1月10日 | 王新命等十教授 |
全盘西化?殖民地化? | 1935年6月22日 | 叶青 |
——整理自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
(2)与材料二中加着重号的文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该事件中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二,概括二、三十年代学界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提出的几种出路。
材料三 “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进入中国的各种文化思想中能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2)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 2020-05-16 …
两轻质小球接触后排斥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带电的为正电荷,我不理解正电荷是如何分配让接触后排斥的正电 2020-06-16 …
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制取氢化钙 2020-07-1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革命”前“革命”后礼节变化叩头鞠躬、握手称呼变化大人、老爷先生、君、同志 2020-11-25 …
燃料电池(FuelCell)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和空气 2020-11-29 …
漫画《洗澡》启示我们()①文化交流应该做到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②抵制和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侵蚀③在认同本 2020-12-21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待文化差异,正确的态度是() 2021-01-14 …
对待文化差异,有两种对待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排斥,一种是沟通.[] 2021-01-14 …
化学与生活(1)化石燃料之一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旅游时,多数人喜欢携 2021-01-22 …
现代社会中,世界各国在注重经济、政治、军事竞争与合作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文化竞争与合作。对于文化竞争与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