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清末民初,一些了解西方科学和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医学提出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欧化思潮、反传统主义对传统中医的命运产生过不可
题目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清末民初,一些了解西方科学和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医学提出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欧化思潮、反传统主义对传统中医的命运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余云岫(1879-1954)于1908年入大阪医科大.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汉医遭到废止,日本医学得到全新发展,给了余云岫强烈的刺激和启示.他把在日本学到的西洋医学和早年学到的中医两相对比,后者无疑相形见拙.由此他发出了“长习新医,服膺名理(即近代科学)”的感叹.1917年,余云岫著《灵素商兑》,全面批判和否定中医理论,要求“坚决消灭中医”,但也承认很多中医的药方医案还是宝贵的,其所谓“废医存药”的观点,几乎被认为是中医科学化的唯一道路.
--摘编自郝先中《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余云岫对中医药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余云岫对中医药态度的原因.
材料 清末民初,一些了解西方科学和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医学提出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欧化思潮、反传统主义对传统中医的命运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余云岫(1879-1954)于1908年入大阪医科大.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汉医遭到废止,日本医学得到全新发展,给了余云岫强烈的刺激和启示.他把在日本学到的西洋医学和早年学到的中医两相对比,后者无疑相形见拙.由此他发出了“长习新医,服膺名理(即近代科学)”的感叹.1917年,余云岫著《灵素商兑》,全面批判和否定中医理论,要求“坚决消灭中医”,但也承认很多中医的药方医案还是宝贵的,其所谓“废医存药”的观点,几乎被认为是中医科学化的唯一道路.
--摘编自郝先中《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余云岫对中医药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余云岫对中医药态度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态度根据材料“全面批判和否定中医理论,要求坚决消灭中医,但也承认很多中医的药方医案还是宝贵的,其所谓“废医存药”的观点,几乎被认为是中医科学化的唯一道路”概括即可.
(2)本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清末民初,一些了解西方科学和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医学提出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欧化思潮、反传统主义对传统中医的命运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全面批判彻底否定中医理论;效仿日本消灭中医;废医存药,实现中医科学化.
(2)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西医作为现代科学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20世纪20年代思想界兴起了欧化和反传统主义思潮;余云岫受西方近代医学教育,认定中医不科学.
(2)本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清末民初,一些了解西方科学和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传统医学提出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欧化思潮、反传统主义对传统中医的命运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全面批判彻底否定中医理论;效仿日本消灭中医;废医存药,实现中医科学化.
(2)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西医作为现代科学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20世纪20年代思想界兴起了欧化和反传统主义思潮;余云岫受西方近代医学教育,认定中医不科学.
看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清末民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水池内有一进水管,6小时可注满空池,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小时放完满池的水.一次注水时因一时疏忽,出 2020-04-09 …
如果卖方提出修改刀柄及附件型号需经双方确认,须以书面形式通知买方,经买方确认后方可进行.为适应现场 2020-05-13 …
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 2020-05-17 …
某旅游团需要将西餐换为中餐,他们必须在用餐前( )小时提出方可换餐。 A.1B.2 C.3D.4 2020-05-19 …
能给我个权威的答案天空中的正南方可能出现彩虹吗?不都是说彩虹多出现在太阳的相对的方向吗?我在199 2020-05-23 …
新会计准则考试题3在视同买断方式下委托代销商品的,若受托方没有将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给委托方,或 2020-11-22 …
假设有三个方程,有三个未知数,理论上可解,但是现在发现,第三个方程能由第一第二个方程通过相乘相加运算 2020-11-27 …
请根据以下诗中猜出12生肖中的动物诗1:九八跟来定看紧七伴六出同可现四不离五两相好一三有运二跟来诗句 2020-11-2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实际出发,兼顾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切 2021-01-0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实际出发,兼顾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