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①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国学热”。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应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国学热”。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应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二是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追捧。三是网络游戏悄然诞生。上述三者以“国学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它经过10多年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②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们刚刚走出校门,甚至仍然在读,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亦处在懵懂阶段。然而,他们热情好学,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熟悉网络虚拟环境;他们思想活跃,在线编写故事毫无心理羁绊。他们占据的时空优势和读者优势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读者喜欢是他们写作的动力和唯一目的。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国学热”和“在线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促使一代人文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
③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再次是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史以现代想象。在男性向写作和女性向写作中,这一关系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男性向写作多取其意蕴,女性向写作则取其形态。
④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取法古人的却比比皆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
⑤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大胆推测,其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孙晓的《英雄志》、打眼的《黄金瞳》等,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树下野狐的《云海仙踪》则直接脱胎于《白蛇传》。
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悟空传》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但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零散而浅显的,表象化的成分居多,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国学热”的出现,表明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已再次被点燃。
B.“国学热”虽然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是悄然诞生的网络游戏。
C.网络游戏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这是网络文学诞生和成长的文化背景。
D.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是零散而浅显的,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网络作品很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流传至今的我国古代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之中,而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
B.作者在第⑤段中列举作家作品,意在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C.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
D.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宝藏,吸取精华,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
(3)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体现在哪些地方?
①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国学热”。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应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二是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追捧。三是网络游戏悄然诞生。上述三者以“国学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它经过10多年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②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们刚刚走出校门,甚至仍然在读,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亦处在懵懂阶段。然而,他们热情好学,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熟悉网络虚拟环境;他们思想活跃,在线编写故事毫无心理羁绊。他们占据的时空优势和读者优势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读者喜欢是他们写作的动力和唯一目的。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国学热”和“在线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促使一代人文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
③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再次是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史以现代想象。在男性向写作和女性向写作中,这一关系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男性向写作多取其意蕴,女性向写作则取其形态。
④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取法古人的却比比皆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
⑤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大胆推测,其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孙晓的《英雄志》、打眼的《黄金瞳》等,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树下野狐的《云海仙踪》则直接脱胎于《白蛇传》。
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悟空传》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但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零散而浅显的,表象化的成分居多,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国学热”的出现,表明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已再次被点燃。
B.“国学热”虽然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是悄然诞生的网络游戏。
C.网络游戏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这是网络文学诞生和成长的文化背景。
D.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是零散而浅显的,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网络作品很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流传至今的我国古代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之中,而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
B.作者在第⑤段中列举作家作品,意在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C.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
D.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宝藏,吸取精华,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
(3)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体现在哪些地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试题分析:
(1)B项“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错误,从第一段原句“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可知,选项去掉了“赢家”前面的限制成分(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看),且“最终”的说法无中生有.
(2)C项“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错误.根据语境,这里的“作者”应该是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原文第二段交代的原因是“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
(3)本题要求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做这种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到文章中,勾画出信息句,然后整理作答.比如,“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第三段)“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第四段)“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第五段).找到了上面这些信息句,再提取出关键词概括即可.
答案:
(1)B.
(2)C.
(3)参考答案:①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形式上、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②取法古人,与大众的心灵相契合与对接.③传承古典文学的技法、智慧等.
(1)B项“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错误,从第一段原句“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可知,选项去掉了“赢家”前面的限制成分(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看),且“最终”的说法无中生有.
(2)C项“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错误.根据语境,这里的“作者”应该是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原文第二段交代的原因是“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
(3)本题要求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做这种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到文章中,勾画出信息句,然后整理作答.比如,“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第三段)“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第四段)“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第五段).找到了上面这些信息句,再提取出关键词概括即可.
答案:
(1)B.
(2)C.
(3)参考答案:①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形式上、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②取法古人,与大众的心灵相契合与对接.③传承古典文学的技法、智慧等.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①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连环画,想象郑国人把珍珠还给商人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以《买椟还珠续 2020-05-13 …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连环画,想象郑国人把珍珠还给商人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以《买椟还珠续 2020-05-13 …
关于月球和潮汐的地理题潮汐有日变化和月变化的周期规律,其中白天的涨落称为;晚上的涨落称为连续两次的 2020-05-14 …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南柯子·忆旧仲殊①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 2020-06-09 …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 2020-06-09 …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飐风波荷,荷 2020-06-21 …
花潮题目阅读(一)、《花潮》节选7分星期天我去看花。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看花的人接踵摩肩,多极了 2020-06-28 …
钱塘潮阅读答案每年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 2020-06-28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南柯子仲殊十里青山远, 2020-06-2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论续书的不可能俞平伯《红楼梦》是部没有完成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续它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