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二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口号“驱除鞑虏”,是汉族的民族主义,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1924年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主张把各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栾锦红《孙中山研究的新台阶——“中山学”》

材料三  在巴尔干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孙中山指出:“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我中华为世界独存之古国,开化最早,蛮风久泯,人好和平,不尚争斗。乃忽逢此白祸滔天之会,有亡国灭种之虞,此志士仁人欲为人道作干城,为进化除障碍,有不得不以战止战者也。”……巴黎和会后孙中山更清楚地认识到“国际战争者,无他,纯然一简直有组织之大张盗行为耳”。

——段云章《孙中山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何发展变化。并分析这些思想对其领导的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观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旧的民族观念被打破,新的民族意识正在形成;救亡图存,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成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2)转变:由反满兴汉到五族共和再到对外反帝。影响:辛亥革命中,“反满兴汉”思想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没有正确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1924年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瓜分世界的战争,是人类“恶性”的体现;战争的破坏性越来越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革命志士应加强战备,准备进行反侵略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具体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发展历史以及产生的历史影响。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与分析能力。在回答第一问时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早期——辛亥革命后——1924年;在回答第二问时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评价。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看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写近义词和反义词,越快越好出乎意料的反义词,鄙夷的近义词  2020-05-13 …

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什么意思历史练习册上的题,看都看不懂,是与鸦片  2020-05-15 …

下列诗句中,最有可能被清政府歪曲解释,罗织罪名,酿成冤案的有①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②一把  2020-06-18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归宿点是[]A.筹夷事B.知夷情C.师夷技D.终制  2020-06-24 …

译文:兴国年中,琴待诏朱文济弹琴可称为天下第一。京城的僧人慧日大师得到了弹琴的技艺后,将之传授给越  2020-07-02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归宿点是A.筹夷事B.知夷情C.师夷技D.终制夷  2020-07-02 …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所谓的“夷岛”指的是()A.苏门答腊岛B.日本C.阿拉伯半岛  2020-07-02 …

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你知道诗中的“夷岛”指哪里吗[]A.海外B.  2020-07-28 …

(2013•宝鸡一模)C旅游地理右图为武夷山的鸟瞰图,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其丹霞地貌主要是由红色  2020-11-13 …

成语?谁知道啊帮我看一下,其实不知如何写!成语:进退两难成语出处:成语释义:近义成语:反义成语:利用  2020-12-24 …